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蒙古沙鸻“A1”清明假期现身人才公园

深i科普网
深圳科普网 做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收藏

蒙古沙鸻“A1”清明假期现身人才公园

4月4日,深圳市观鸟协会的资深"鸟友"在人才公园的人工浮滩上发现大批从澳大利亚北迁的鸻鹬类候鸟群。其中,一只佩戴"A1"环志的蒙古沙鸻引起了众多观鸟爱好者的注意。经查阅相关资料,这是"A1"近10年来第6次造访深圳,此前"A1"来深的确切记录分别为:2011年(两次)、2012、2016及2018年各一次,全部都是4月被记录到。

4月6日上午,记者闻讯赶到人才公园采访,在公园东侧的人工碎石滩岸边,遇到正在观察鸟况的深圳观鸟协会秘书长"PT"和资深观鸟人士"翔云"。记者在现场看到,离岸约20多米的碎石滩上,聚集了近千只蒙古沙鸻、铁嘴沙鸻、金斑鸻、弯嘴滨鹬、青脚鹬、黑腹滨鹬、红颈滨鹬等候鸟,尽管岸边不停有游园的市民走过,但大部分候鸟都在安静地休息,并没有被游人惊扰。不过,经过一番细致观察,"A1"始终没有露面,不知是否已经离开深圳湾踏上了飞回北方繁殖地的旅途。

▲人才公园石滩上的鸻鹬类候鸟群。李晶川摄

▲繁华都市中的候鸟栖息地。李晶川摄

据了解,每年候鸟季,深圳湾都会迎来大量鸻鹬类候鸟,除了在这里越冬的种群以外,还有不少是在这里中转前往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国家地区越冬的种群,蒙古沙鸻就是其中的代表。蒙古沙鸻在中亚至东北亚繁殖,在东南亚及澳大利亚越冬,眼下春天来临,它们又从南半球飞回东北亚,途中再次在深圳湾经停休息,觅食嬉戏、补充体力。"深圳湾潮位低的时候,它们就会在滩涂上觅食。外滩潮位高的时候。它们就会飞进人才公园的人工碎石滩上集群休息。2014年4月7日,我们就在这里记录到小型鸻鹬类超过5000只,2005-2019年全球冬季同步水鸟调查数据显示,仅深圳湾深圳一侧每年候鸟迁徙季的高峰期单日水鸟就达到2~3万只,其中小型鸻鹬0.5~1万只。近年来,在人才公园的这块石滩上,高峰期我们记录到的鸻鹬类候鸟单日数量都在3000只以上。""翔云"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7年初,深圳观鸟人士发现人才公园建设接近尾声,人工岛屿种植了密集的植物。深圳市观鸟协会随即向人才公园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人才公园鸟类栖息地改善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在征询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南山区城管局和深圳市观鸟协会的意见和建议后,就协调处理人才公园水鸟栖息地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在适当位置增加浮滩,增加水鸟停留栖息的空间。整改后的人工碎石滩,很快便吸引了大量的鸻鹬类候鸟前来停栖。"这个人工石滩的距离适中,既方便人类观察,又不至于让鸟儿感觉受到威胁,这么多年来,人与候鸟之间一直相安无事,鸟儿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所以它们才能在人类的眼皮底下安心地打盹儿。""PT"向记者介绍说。

"PT"认为,经过多年观察,人才公园的人工石滩发挥了预期作用,是深圳湾的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探索,发挥了深圳湾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的示范作用。10岁的蒙古沙鸻"A1"与深圳湾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说明。

延伸阅读

蒙古沙鸻,体长约20厘米,甚似铁嘴沙鸻,常与之混群但体较短小,嘴短而纤细。迁徙季节有多个亚种见于华南沿岸。繁殖于中亚至东北亚,南移至非洲沿海、印度、东南亚、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迁徙经过中国东部,少量鸟在中国南部沿海越冬。有研究证实其寿命至少有10年。

2011年4月27日,深圳观鸟人士首次记录到"A1",它于当年4月18日在深圳湾香港一侧由科研人员戴上环志,今年4月4日,它在深圳市人才公园再次出现,证明它的年龄至少已经10岁10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