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宋代大剧《清平乐》上线,剧中仁宗的母亲刘太后引发大家关注。按剧中描述,仁宗因养大自己的刘太后并非自己生母,而对其心怀怨恨。这个说法实际上在民间文学中传播很广,我们熟悉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就是源自这里。那么,真正历史中她的形象如何?她与仁宗关系又怎样?随文史君一同了解一下吧!
《清平乐》海报(刘太后、仁宗、曹皇后)
一、刘太后的权力之路刘太后出身低微,本来嫁于银匠龚美。后来因为家贫而入宫,任职于东宫的宦官将其送给身为太子的真宗。刘太后聪明能干,深得真宗喜欢,史书记载其“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每巡幸,必以从。”也就是说她因为总是陪真宗批阅奏折处理政事,真宗在政治上对她也有所依赖。
真宗晚年久病,而皇太子年幼,所以政事便落入刘后手中,她积极在朝中安排自己的势力,联络大臣。真宗晚年,丞相寇准立主废除刘后之权,以太子监国。但寇准因酒后失言,被后党丁谓抓住机会,上书真宗将其贬官。寇准一党铤而走险,试图政变废后,败落后,寇准被贬。于是出现了刘后与宰相丁谓共掌权力的局势。
(清平乐 刘太后)
真宗驾崩后,年仅13岁的太子即位,即仁宗。遗诏尊刘后为皇太后,“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刘太后因此名正言顺的取得了权力。刘太后此时表现出极高的专权欲望,试图提高自己在朝堂中的威望,行用的礼仪向皇帝的规格靠近。但是,宋代素以祖宗家法为政治原则,所以刘太后的举动定然遭到朝臣激烈反对,以参知政事王曾为首的一批大臣与后党进行斗争,维护祖宗之法。
《清平乐》仁宗和背后垂帘的太后刘娥
乾兴元年(1022年),刘后试图摒弃仁宗,自己处理政事,于是借口仁宗还是个孩子,每天起床晚,所以单独接受群臣的朝见。这一举动在朝堂之上引发激烈争执,最终王曾援引汉代故事,说“东汉故事。皇帝在右、母后在左,同殿垂帘”,用垂帘听政的方法挫败了刘后,保证了小皇帝对政治的参与权。王曾还以汉代吕后,唐代武则天的事迹来警示刘后,劝她一心一意辅助小皇帝,而不要有别的念头,免得百年之后祸及刘氏一门。刘后大寿时,她试图让仁宗率群臣给他行礼,但范仲淹坚决驳斥,说国礼和家礼应当区分,皇帝不能在公共场合行大礼,刘后也只好作罢。
《清平乐》刘钧饰演范仲淹剧照
刘太后虽然处心积虑地营造她的专制,但是最终还是失败,因为宋代的制度设计和祖宗之法中,对于后妃防范十分严格,如果有人试图逾越界限,定然受到群臣的激烈反对。这些法律化的规定,使刘后破除这些阻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清平乐》刘娥剧照
二、“狸猫换太子”之谜刘太后在历史上更为人知的一面,当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经各流派戏曲的演绎,此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说,真宗晚年病重,刘后与奸臣郭槐勾结,诬陷忠臣寇准,并将李妃所生之子,用一只狸猫换掉然后据为己子,并将李妃打入冷宫。在寇准的营救下,李妃被救出宫外,但最终她哭瞎了眼睛。最终,经包公的英明神武,查明了案情,仁宗与母亲得以团聚,刘后则受到惩罚。
某一个剧版的《狸猫换太子》
但这一故事纯属虚构,这一杂剧出现在元代,到了清代故事框架才完全成型。不过艺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虚构历史人物,而是就一时代历史人物而演绎故事情节,最终让听众觉得似是而非,历史上确有其事。只需仔细核对时间,便知此故事之误,例如包拯开始做官之时,故事主人公刘太后、李宸妃早已经去世。
在《宋史》的记载中,仁宗出生后,“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可能只是当时皇后受宠,宫中一个正常的行为。仁宗的确也一直视刘太后为生母。在其病重之际,既大赦天下,又下诏求天下名医,诏回刘太后流放之人,为其祈福。刘太后死后,仁宗叔叔告诉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但幸运的是,丞相吕夷简在李太妃死亡之后,劝谏刘后以皇后之礼下葬李妃,告诉她纸包不住火,希望她谨慎行事顾全宗族,刘后照做。仁宗为母亲更换棺木时,发现“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怒气因此消减。刘后从而避免了仁宗知道真相后被清算。
《清平乐》为李太妃更换棺木
但这个故事反映的是真宗一朝的权力博弈以及仁宗朝这一段历史。在民间小说家和民间百姓脑海中,对于这段历史也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他们难以阅读真实的史料,对于真宗末年的真实权力斗争,有所耳闻但不知真相,因此流传这段历史的另一种版本。
三、刘后、仁宗的母子关系仁宗的亲生母亲李氏本是刘太后为修仪时身边的一个婢女,意外得真宗宠幸而怀孕,于是刘后便将孩子带到自己身边抚养。可怜的李氏则因为恐惧刘后的权势,至死也不敢公开这件事情。但刘后对于仁宗,照顾可谓是尽心尽力。仁宗年少继位,在未纳皇后之前,一直居住在刘太后的宫中,由刘后亲自照顾其饮食起居,仁宗吃什么都要亲自过问,《宋史》记载“章献禁虾蟹海物不得进御”,为了仁宗的健康,不让其食用海鲜。对于小皇帝的教育,她也十分上心。挑选儒臣为其讲述儒家经典,并且严格监督其言行,“动以礼法禁约之”,努力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清平乐》王凯饰演的仁宗剧照
但刘太后也不是一个毫无野心的贤妻良母,她一直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迟迟不肯归政于仁宗,甚至有过僭越之心,只不过都被儒学士大夫阶层扼杀在摇篮里。随着仁宗的渐渐年长,虽然母亲对他的照顾十分周全,但他不甘心只是做一个傀儡皇帝,因此他的心情十分复杂。但刘后在世期间,仁宗还是尽量维持与母亲的和谐关系。但在刘后去世,仁宗亲政后,就立即有所动作。仁宗打压刘太后重用之人,清除刘太后在朝中的势力,让那些被刘后贬黜的官员回京,任用自己的亲信,从而来提高皇权的威信力。而这也是宋朝制度设计合理的地方,使这一权力过渡没有引发更大的危机。
《清平乐》宋仁宗剧照
文史君说:宋代的刘太后,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但是个人的意志终究无法战胜时代的束缚,武则天的机遇再不可求。牢固的祖宗之法和强大的士大夫群体,让她只能屈服。最终,刘后也不得不自称为“赵家老妇”,而不能有所僭越。至于小说戏曲中的“狸猫换太子”形象,则带有很多演义的成分。从整体来看,刘后在仁宗时期,双方还是维持了一个母慈子孝的局面。
参考文献:[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王瑞来:《“狸猫换太子”传说的虚与实》,《文史哲》,2016年第2期
祝建平: 《仁宗朝刘太后专权与宋代后妃干政》,《史林》,1997 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