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脑瘫儿童如何开展辅助移动训练?——新冠病毒防控科普113

康复科普
由中国康复医学会打造权威、专业、实用、便捷的网络化科普平台
收藏

脑瘫儿童能够独立行走,是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宝宝能够自由的独立行动。但实际上,在能够独立行走前,小宝宝要先进行辅助移动训练。许多脑瘫幼儿因为没有移动能力,没有掌握独立爬和走的技能,到了3岁左右还不能像正常孩子去玩耍和探索世界。对于一些较重的脑瘫儿童来说,辅助移动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脑瘫儿童如何进行辅助移动训练。

一、训练准备

1、根据儿童年龄和功能状态提前准备合适的移动辅助用具。

2、儿童要穿着舒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的儿童需要穿矫形器进行训练;有肌张力问题的儿童需要在训练前进行适当的肌肉放松。

二、训练方法

(一)俯卧位移动训练

1、自制配有矫正垫的滑板车,让孩子保持四肢伸直,向前移动。(图1)

图1

2、使用装有轮子的木凳,覆盖定型泡沫,让孩子能够躺着用手臂和(或)腿移动,也可以坐在上面用腿推行(图2)

图2

3、自制装有轮子的环形木凳,覆盖软垫,中间有洞。使孩子能够坐在上面用腿推行或躺在上面用手臂和(或)腿移动。(图3)

图3

(二)坐位移动

1、孩子坐在三轮车上面用脚“行走”,同时双手抓住把手(图4)

图4

2、孩子可以双腿分开坐在带轮子的三轮或四轮玩具车, 孩子手握把手,骑着车“走”(图5-1,图5-2)

图5-1

图5-2

(三)用推车作为助行器

1、使用有把手、带轮子的推车,让孩子推着走(图6)

图6

2、使用推车或助行器,可让孩子抓握和推行。下图7-1为后拉式助行器,适应于重心靠后的脑瘫宝宝,当他(她)步行时,一旦重心过于靠后或倾倒时,助行器便会启动刹车装置,帮助宝宝的重心回归中立位,防止跌倒;下图7-2和7-3为前推型助行器,使用比较广泛、方便。

图7-1

图7-2

图7-3

3、用装有各种高度横杆的推车,让孩子可抓握和推行(图8)

图8

(四)在支撑下行走

通过改变推行玩具或椅子的高度和重量,从而改变孩子髋关节屈曲的角度,使孩子用不同体姿移动。如图9-1、图9-2、图9-3、图9-4。

图9-1

图9-2

图9-3

图9-4

(五)用家中简易玩具提供支持

比如,用大球、玩具环和呼啦圈提供稳定和可移动的支持,帮助孩子由扶着走过渡到独立行走。

1、行走时使用大球提供支撑,同时母亲控制大球的移动(图10)

图10

2、孩子一只手抓住玩具环,另一只手抓第二个玩具环。辅助者控制两只玩具环,家长微微弯腰向后退走,从而引导孩子向前迈步(如果家长能够坐着有带轮子的四角凳往后退更好)。(图11)

图11

3、用呼啦圈作支持,引导孩子移动,辅助者从旁控制方向和速率(图12)

图12

三、注意事项

1、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视孩子状态决定时长。若有不适或疼痛应停止训练。

2、应听从医务人员建议,根据孩子的移动能力选择相应辅助移动方式。

3、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异常姿势的持续出现。

4、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护孩子,避免受伤。

5、训练后给孩子进行全身放松。

许多脑瘫儿童都有移动困难,移动能力也是评价脑瘫儿童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脑瘫儿童自身特点选择不同辅助移动用具,帮助脑瘫儿童在辅具支持下进行移动训练,可以帮助宝宝提高运动能力、控制姿势、改善异常模式。帮助脑瘫儿童更多地参与生活中各项活动和互动游戏,做到日常生活与儿童康复治疗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与管理》,英国Eva Bower主编,史惟、杨红、王素娟主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