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亮了!灯亮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五中学的边毅洋同学,紧盯着电脑屏幕,和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技辅导员黄践一起,制作起手摇发电机。过程并不容易,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试验管里的“灯”终于亮了起来,他成功了。
这是“2021-2022年参观科技展览有奖征文暨科技夏令营全国营”活动(以下简称全国营活动)的一个片段,像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今年,超过400万青少年通过直播云游览等方式,线上参与了全国营活动,在炎炎盛夏中,给中小学生送去了一股“线上引领、实践参与”的科技夏令营清风。
解锁探馆“新模式”
今年,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形势的变化,全国营活动主动求变。线上云参观+各地线下活动的新模式被提出。推动科普资源、科教资源视觉化立体化呈现,也解锁了线上探馆的“新模式”。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全岗辅导员高婷和主持人段大卫一起,从中国古代发明到基础科学理论,从现代技术研究到未来太空探索,边聊边看边动手边体验,动态变形墙、四足机器人、最美笑脸、投篮高手、火箭解剖等特色展品通过镜头一一呈现,给营员们带来了一个更加立体的中国科学技术馆。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等国家级博物馆,营员们了跨越古今时间变化,从远古地球到当代交通,了解重点展品背后故事,也深刻感受科学技术带给生活变化。尤其是中国地质博物馆宝石展厅,给不少营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活动还走进了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营员们分享科学家背后的故事,了解重点实验室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以往“冰冷冷”的科研机构,这一次变得“温暖”而“立体”起来。
科普教育以外,全国营活动还注重给营员们根植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云游,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主线,从一层前厅开始,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为营员们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奋斗史,全景式展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奋斗之路。
寓教于乐绘声绘影
如果说线上探访博物馆是解锁科普云游览的新方式,今年,以实验展示+知识讲解为主的科普讲座,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能让营员们边动手边实验,克服了线上课程带来的物理阻碍。
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与营员分享了自己与北斗结缘的经历,同时,从北斗系统关键技术与挑战、北斗系统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她勉励营员们,要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以梦想坚定方向,以选择成就未来,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秦曾昌的科普报告内容,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应用,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聚焦科学哲学与想象、古代计算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出现、逻辑与计算思维、机械大脑与学习、智能时代与未来五大话题。由浅入深、声情并茂的给营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技术信息课。
科普博主魏朝博及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科技辅导员黄践更是亲自上阵,与营员们进行“跨屏幕实践”:黄践为同学带来实验课《电和磁是好朋友》,探索电学与磁学的神奇关系。魏朝博为营员们带来《奇幻科学秀》,实验内容有趣活泼,很受青少年喜爱。
此外,本次全国营活动还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专家李浩英和北京三十五中科技教师、北京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杜春燕为科技教师们带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科技教育课方法培训,可谓给活动“锦上添花”。
送科普教育新风
今年,全国营活动在保持原有特色,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的前提下,主动求变、在内容选择和视觉呈现上下功夫、做文章、谋创新,得到了参与者的一致肯定,在炎炎夏日,给青少年科技教育界送去了一股“科普夏令营”的清风。
来自重庆营的营员代表肖立言表示,通过互联网,自己又结识了一群同样优秀的小伙伴,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带领我们参观了重点科学实验室,吸引自己去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希望未来能够成长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科技建设添砖加瓦。我还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够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和我一样收获知识,点亮梦想。”
而在黑龙江省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郑文君看来,疫情阻挡了大家线下交流的机会,却无法阻挡大家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这不仅是一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盛会,更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洗礼。我们都在活动中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谈到全国营活动,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主任齐欣表示,“变化”主要在内容和创新上。启动于2015年的“参观科技展览有奖征文暨科技夏令营”活动是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委会,联手打造的一项行业联动实践活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全国营活动调整为线上开展,但仍秉承了一贯高品质和新特色。
但齐欣坦言,全国营活动也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多年来,活动始终本着求创新、重实效的原则,努力扩大科普覆盖面,持续创新活动内容,不断完善组织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和社会影响。
“希望通过本次全国营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拓宽其对科学认知的视野,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助力培养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
撰文/记者 赵天宇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