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你总能看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
比如芬兰人等车的方式就是特殊的“芬兰式排队”;
他们的休息椅也为零星排列的单人座;甚至在芬兰点外卖都“鬼鬼祟祟”的。
网上说这是因为芬兰人有社交恐惧症,但是你们也不要搞得这么明显,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好吗?
这浑身上下写满的生人勿近的感觉,着实让来芬兰旅游的外国人摸不清头脑。当然,得益于这样的社恐式排队,你是不是外国人也是一看便知。
所以这种行为导致芬兰的某一些公共设施形同虚设,比如说公交亭和遮阳棚,公交亭里但凡有了一个人,在芬兰人眼里那就是恐怖的低压地带,宁可站在外面淋雨淋雪,都要保持绝对安全的距离。
在芬兰公共场所的椅子,不仅是豪华的单人座设计,每一把椅子都间隔一米以上的距离,并且朝向都是巧妙的不想和你对视的45度角。
就连芬兰的猫,都特别重视自己的个猫空间,近一厘米都觉得尴尬。
芬兰人的这些奇怪的行为走红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灵魂拷问:你们芬兰人都这么内向吗?
芬兰的画家Karoliina Korhonen 更是创造出了一个带着北欧蓝帽的漫画形象Matti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大家展示他们的社交恐惧。
《芬兰人的噩梦》
当芬兰人准备出门却在走廊碰到邻居时,“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当你准备出门但邻居在走廊上
当芬兰人想试吃一个免费小点心但是又不想与售货员有任何交流时,大大的眼里写满了大大的馋。拜托,你们面对美食也是毫不妥协的吗?!
你想要一个免费试用品但你并不想跟售货员交流
当芬兰人在公交上想下车,但是公共按钮坏了只能喊司机师傅停车时。
下车按钮坏了,你只能喊司机停车
我们不妨大胆的设想一下,这位Matti朋友会不会为了保住芬兰人的尊严而一直等到下一位乘客下车时和TA一起。
因为毕竟,我了解到的正宗芬兰人,在招手招错了公交的情况下,都会觉得还是要上去的。还真就是不愿给别人带来一点麻烦呗。
你拦错车了 但是你感觉不好意思还是得上车
其实这样看下来,这种“完全不想麻烦自己嘴巴”的思想和行为,我认为还有点可爱,都想和芬兰人做朋友了。
因此这些名为《芬兰人的噩梦》的漫画也走红于世界,让大家都知道了原来芬兰人是这样一个“害羞”的人群。
害羞的芬兰人
可是但凡一种个人的行为发展成群体甚至是一种文化的时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来看一下地理位置。芬兰位于欧洲大陆的最北端,有1/3的国土面积处在北极圈内。
大部分的人口和农业资源都集中在南部,北部和东部的人口稀少,拥有广阔的荒野地区。
另外说到人口,芬兰约有550万人,而芬兰的国土面积有:3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他们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6人每公顷。
我的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了吧!
所以每一个芬兰人都有着相当大的个人空间,久而久之,大家习惯了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活,难免会惧怕外人的打扰了。
芬兰的气候只有两种形态:夏季短暂温和,冬季漫长严寒,且气温平均在零下17摄氏度左右,在靠近北极圈的地区还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芬兰美丽的极光
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芬兰人也可能是被冻得放弃了社交。
你还别说,有研究表明,区域环境温度是人类个性特征在世界各地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系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测试环境温度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有研究人员在两个地理差异较大但是文化上不同的国家(中国和美国)进行了两项大规模的研究,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多层次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硅素温度较高(即接近22℃)地区长大的人,人格因素得分更高更加社会化,换言之就是在较为温暖环境长大的人们更加外向。
其实也不难理解,温度舒适的时候,大家都更愿意出门到户外活动,一起散散步唠个嗑啥的,扩展新的人际圈。
另一方面,天气太冷或太热时,人们更倾向于待在室内,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那么问题又来了,常年寒冷的地区也不是只有芬兰一个,为什么只有芬兰人的内向更加的突出呢?
还有一个解释是说芬兰人是有内向基因的。芬兰人90.9%都是芬兰族,他们有相对较少的祖先群体和强大的遗传隔离,使得芬兰在全国范围内有了独特的遗传结构。
图尔库大学的高级研究员Niina Junttila为了揭开芬兰孤独感的全貌,参与了16年的纵向研究,从所研究的父母和孩子们身上发现,独孤感有被继承的趋势,因此她认为害羞、温柔、亲密等性格是会被代入基因的。
被这样的一种环境影响下的芬兰,开始崇尚“神圣的沉默”,并且在芬兰,有一句这样的俗语“沉默是黄金,说话是白银”,所以,大家如果去芬兰旅游,或许可以试着用眼神与芬兰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