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来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鲟鱼专家组成员 危起伟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IUCN鲟鱼专家组主席艾纳·路维(Arne Ludwig)表示,“结果是令人震惊和悲伤的,但却在意料之中。评估表明鲟鱼仍然无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这一头衔。”
物种灭绝并不少见,BBC一篇报道说:“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物种因人类活动影响而灭绝的现象日益突出,许多动物物种永远消失了,濒危物种名单上列着1/4的哺乳动物、千余种鸟类和数万种植物。”在近几年里,全球超3.7万物种濒临灭绝,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最终流入海洋…… 地球生物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01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始终在寻找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从地壳深处到喜马拉雅高山之巅,从热带雨林到蔚蓝深海,植物、动物、微生物,分类也越来越细致。
2011年,美国夏威夷和加拿大生物学家评估报告称,预计地球上物种数量大约是870万种,真实数据最低是740万种,最高是1000万种。但也有研究人员指出,之前的评估数据明显低估,之前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忽略了微生物,并且使用了不可靠的推测技术。
印第安纳大学杰伊-列侬(Jay Lennon)教授说:“评估地球上的物种数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的研究数据结合生态模型的最大数据库,将提供一份严格的全新地球微生物种类统计报告。微生物非常小,人类肉眼很难进行观看,其中包括单细胞生物、细菌、古生菌和某些真菌。”
因此,尽管人类不遗余力地去探寻地球生物多样性,但对于地球上具体的物种信息,仍没有确定数据。
虽然人类社会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但对于水、粮食、药品、燃料等资源的获取,仍然依赖最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病毒的入侵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强调了地球生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数据显示近年来地球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
02 过去四十年,地球生物多样性降低了68%
2020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表示,由于过度捕捞、破坏性做法和气候变化,世界上60%以上的珊瑚礁濒临灭绝。过度消费、人口增长和集约农业,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有100万物种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该报告两年发布一次,报告中显示,1970年到2016年期间,监测到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68%。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全球最大热带森林的拉丁美洲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明显,40年间物种丰富度下降94%,是全球最严重地区。而土地和海洋利用的变化,包括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威胁。
以拉丁美洲为例,亚马孙热带森林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有超过300万物种都生活在雨林,有超过2500树种(约占地球所有热带树木的1/3)共同维持着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但同样在这个雨林,物种灭绝速度也前所未见。据联合国估计,有100万个物种正在处于灭绝状态。仅从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亚马孙地区就损失了超过9842平方公里的森林,森林砍伐率达到十年最高峰。
人类强占土地和工农业用地扩张,对草原、雨林、湿地过度开发,是导致该地区物种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而与海洋、森林相比,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更快。据《地球生命力指数2020》显示,从1700年以来,地球上近90%的湿地已经消失,给淡水生物多样性带来深远影响,纳入地球生命力指数(LPI)评估的944个淡水物种,3741个种群,其数量平均下降了84%。
在这些淡水生物中,体型较大的物种更容易受到威胁。像一些重量超过30千克的鲟鱼、长江江豚、水獭等生物,因为人类过度开发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00-2015年间,湄公河中78%的物种捕获量均有所下滑,且中大型物种的下滑更为明显。
虽然最近几年人类正在努力缓解气候变化,但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已经给物种多样性造成了影响。
生态、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若气候变化非常剧烈,生物进化无法适应这个速度,物种灭绝风险只能“被迫”加速。
03 世界上已有近4万个物种濒临灭绝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指出,目前全球陆地生物多样性已经岌岌可危,全球平均生物多样性完整性指数只有79%,远低于安全下限值90%,并且仍在不断下滑。
根据物种数目的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等规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分为了“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发布的红色名录显示,目前有38543个物种濒临灭绝,约占所有评估物种的28%。
这是部分近几年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让我们记住它们的样子:
每个物种的灭绝都让人痛惜
保护动物
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综编:央视新闻客户端、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
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