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正所谓“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近几年,一股“补维生素保健康”的热潮呼啸而来。虽然维生素确实是“维持生命的要素”,但是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维生素并非绝对安全,也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理性对待。那如何才能“补对补好”维生素?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虽然体内含量较少,但是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物理性质,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油脂,包括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是否需要补充?
理论上来说,如果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22)”,做到“全面、均衡、适度”,那么每天通过饮食摄入的维生素就已足够,无需额外补充。特殊人群,比如容易缺乏微量元素的老年人、绝经后女性或者微量元素需求相对较高的孕妇、儿童等,可以进行适量补充。
缺乏有何危害?
目前所知的维生素有几十种,其中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的主要维生素大概有十余种。维生素缺乏,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维生素A缺乏
临床表现:夜盲、角膜干燥、皮肤干燥、脱屑等。
维生素B族缺乏
1. 维生素B1缺乏
临床表现:神经炎、脚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等。2. 维生素B2缺乏
临床表现: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3. 维生素B12缺乏
临床表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C缺乏
临床表现:皮肤及粘膜出血、伤口不易愈合、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D缺乏
临床表现: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等。
维生素E缺乏
临床表现:不育、流产、肌肉萎缩等。
如何补?首选食补!
维生素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素之一。为了避免体内维生素的缺乏,健康人群还是首选食补。若通过饮食改善实在有难度,再考虑维生素药物或保健品。关于如何食补,大家可以参照如下表格,争取“补对补好”,为健康助力!
维生素只能作为健康饮食的补充,不能完全取代健康饮食,适量的蛋白质及各类蔬果的摄入同样非常重要。如有需要,最好是在营养师或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