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以其大体量大跨度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像三峡这样的大坝。一旦走近,便立刻有一种庄严、豪迈的情绪升腾、弥漫。汹涌奔腾的江水竟被拦腰截断,这是何等的伟力啊!脚下,是坚实沉稳的混凝土大坝,眼前,是烟波浩渺的高峡平湖,层叠的山峦在两岸逶迤,天光云影在湖水中变幻,悠远而深邃、灵动又神秘。倘是夏季,又正值汛期,你便可以欣赏到大坝泄洪的奇观了。适才静若处子波澜不惊的湖水,一变而为一排方形的水柱从大坝孔口激射而出,犹如千军万马腾空而起,在半空中翻滚,交会,砸向下游江面,消散,雾化。
▲三峡大坝坝前(上游),是天光云影的高峡平湖。 视觉中国供图▲三峡大坝坝后(下游),是一泄千里的泄洪奇观。 视觉中国供图
葛洲坝大坝是低坝,采用底流消能,那又是另一番景象。至今记得30多年前在二江泄洪闸近距离观看泄洪,坝下的浊流仿似有橡皮拉着,冲锋一阵又后退几步,咆哮,翻滚,地动山摇,天地改色。浊流散成水花,水花涣成水雾,升腾,弥漫,浸湿了我的头发滋润着我的脸,同时也平复着我那颗激动而颤抖的心……
一边是烟波浩渺悠远深邃,一边是激情四射汹涌澎湃,动与静、刚与柔、蕴藉与力量就这样在这里神奇地交会呈现。▲清江隔河岩大坝泄洪。 摄影:王良山
隔河岩大坝的泄洪我没见过,几次去皆非汛期,但它给了我另一种审美体验。如果说三峡、葛洲坝这类平直的混凝土重力坝给我们以挺拔和不可撼动的庄严,隔河岩那种优美的曲形拱坝则给我们以灵动与新月般的妩媚。而当你经由电站厂房走到坝下,近前高峻的大坝又给人以鬼斧神工之感。同一座大坝,视点一变感受亦变。
说来奇怪,水坝作为一种以功用为首要目的的存在,即使纯以审美的眼光观之,也有其奇妙之处。
譬如三峡大坝,它以宏大的体量横卧江上,从下游看,电站厂房坝段皆是简单的块面,平直的线条,但泄洪坝段众多的泄洪孔边墙却寓精细于整齐之中,边墙上下错落有致,犹似键盘乐器上的琴键,庞大而精巧。表孔边墙外沿那整齐的一溜曲线,立于众多直线折线之上,形成对比,于统一以变化,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人叹为观止。▲三峡大坝(主体中间部分)。 视觉中国供图 倘使你还有一点水利水电常识,便能结合功用感受设计之巧,多角度、多层面、更深一步地领略水坝之美。
比如,对三峡工程来说,葛洲坝工程既是实验坝,也是反调节功能的需要,其建设目的主要是回收水头发电并改善航道。由于受地形和淹没条件所限,坝址只能在南津关出口与宜昌市之间。你看,长江出三峡过南津关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突然开阔起来。在宽阔的江面上有葛洲坝、西坝两个江心岛,大坝横穿两岛,岂不正好利用于分期导流吗?既然葛洲坝要先于三峡工程建设,就要比后建增加泄水闸以加大洪水下泄能力,为三峡工程实施截流提供便利,而葛洲坝工程又是以发电为主,电站装机也不容减少,于是位置就不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摄影:肖佳法
建坝前长江主泓(江水主体)经大江走,建坝后水位抬高,南津关下游左岸矶头挑流作用减弱,主泓左移,不再走大江而是正对葛洲坝坝头,河势发生变化。于是设计者决定在分期导流结束后挖除葛洲坝岛,腾出位置安装二江泄水闸,使其正对主泓,以利泄洪排沙。泄水闸左侧布置大江电厂,以利电站引水和利用泄水闸排沙排漂,船闸则布置在靠近两岸处。对于两岸边滩淤积碍航问题,通过在船闸上游设置防淤堤,利用其“束水攻沙”,消除边滩,破除回流,就保证了船只进出船闸的安全。主泓走中间,航道放两边,依顺河势,一体两翼,静水通航,动水冲沙,岂不妙哉!
在人类所有的建筑物中,现代水坝最能够从直观上给我们以改造自然的成就感。江河如同沙漠、悬崖,本是大自然呈现给人类的极致壮美之景,仿佛神造一般极具威力,人类在它面前何其渺小与脆弱!而现在,这极致壮美之景被我们改换成了另一番模样,那曾经的惊涛骇浪被截住在高高耸立的大坝前面,被收复成温和的平湖和驯服的水头,用它来发电、灌溉、改善航道,用大坝来调控洪水。
面对没有威胁的水体,人类具有先天的亲近性。无论什么建筑,一经有水就灵动起来。同样是宏伟的建筑,作为水景观极致的水坝带给我们的震撼,不同于高大的教堂,宏伟参入了神圣;不同于庞大的航站楼,宏伟伴随有繁复。没有迷失、不觉肃穆,震撼之余便是愉悦,彻底的放松,满心的喜爱,这,不但因为它是一种宏伟的美丽,更因为它是美丽的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