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地震科普:震后如何应对?

五云山寨科普基地
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主要以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主。
收藏

地震直接灾害包括建筑物倒塌、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写砂、山崩、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震次生灾害包括如火灾、灾、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或放射性物质泄漏、瘟疫等。

一、救护原则

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挖后救、先救后治、检伤分类,根据伤情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并及早开展心理援助。

二、现场救护

(一)震后自救

1.树立生存信念,千方百计保护好自己。

2.判断所处位置,扩大生存空间,寻找和开辟脱险通道。

3.保证呼吸畅通,闻到异味或尘土较多时,用湿衣服捂住口鼻。

4.不要大喊大叫,尽量保存体力。听到动静时,用砖头、铁器等物敲击铁管或墙壁,发出求救信息。

5.尽量寻找和节约食物、饮用水,设法延长生命,等待救援。

6.如有外伤出血,用衣服进行包扎,如有骨折,就地取材进行简单固定。

(二)震后互救

1.对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要先建立通风孔道,以防其窒息。

2.挖出幸存者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异物。昏迷的伤病员要平卧,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的分泌物,防止呼吸道堵塞。蒙上双眼,避免强光的刺激。

3.在救出伤病员时,应保持脊柱呈中立位,以免伤及脊髓。

4.救出伤病员后,立即判断意识、呼吸、循环体征,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病员,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5.先重伤,后轻伤。外伤出血给予止血包扎,骨折予以固定。脊柱骨折要正确搬运,对于颈、胸、腰部疼痛的伤病员,要先固定,使用脊柱板或木板搬运;移动伤病员时,确保身体轴线位,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6.休克的伤病员,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伴有颅脑、胸腹外伤者,要迅速转至医疗单位。

7.正确处理受重物挤压的伤病员:及早解除重物压力,预防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8.要避免伤病员情绪过于激动,给予必要的心理援助

9.原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伤病员,病情可加重、复发或导致猝死,要特别关注。

三、各种场所的避震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一)室内避震

1.迅速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下,蹲下并抓牢物体(如桌腿),防止吊灯等坠落物砸伤或家具滑动时受伤。也可躲进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储藏室等,并用手或物体保护好头部。

2.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滞留在床上;不要到外墙边、窗边或阳台上避震;不要躲在楼梯处和电梯里。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二)室外避震

1.室外时,可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玻璃幕墙、过街桥、立交桥、高大的烟囱、水塔、变电器、电线杆等)。避开危险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储藏易燃易爆品的仓库等)。

2.在公交车上,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3.如果在野外,不要在山脚下、悬崖边停留。遇到山崩、滑按,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要避开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堤坍塌、溃坝、洪水或出现海啸。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掌握防震知识,做到在地震中科学防范与躲避,为避险和救护赢得的宝贵时间,获得救命法宝。
2022-08-17
五云山寨科普基地
贡生级
沉着冷静应对突发事件,合理有效避震
2022-08-17
科普5f0d22ea
学士级
科普防震知识,掌握自救技能,在突发灾害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