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4月4日清晨,天安门广场举行下半旗仪式;10时,防空警报鸣响,长长的呜鸣响彻城市上空……这一天,山河同悲,全中国人民发出同一种声音:致敬英烈,告慰逝者。在我们为这些抗疫英雄们默哀和缅怀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他们的家属所承受的巨大悲痛。
据公开信息显示,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国内很多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无助及应急能力下降的心理应激反应,因病离世的患者家属所受创伤则更为严重,他们都属于此次疫情中的受害者群体。这不禁使人联想到一部于2007年在美国上映的影片《从心开始》,这部电影通过细腻的艺术手法真实还原了受害者群体的心理状态。
影片讲述了男主人公查理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中失去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产生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继而导致自闭和抑郁。而与高中老友艾伦的意外相遇,则成为查理治愈心理障碍的起点。艾伦在得知查理的遭遇后,决心帮助昔日好友走出阴影,他们彼此坦诚沟通,面对心魔,最终开启了新的人生旅途。
影片中男主人公所患的“心病”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人们最初关注到这一心理现象,始于残酷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陆军军医查理·迈尔斯在《柳叶刀》杂志上首次提出“炮弹休克”概念并论述症状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精神病协会在第一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将此类症候群称为“总体应激反应”;1980年,第三版中正式命名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那么,是什么促发了个体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呢?在影片中,男主的至亲在恐怖袭击中丧生就是导致他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这是一种间接经历。应激源也可以是直接经历,如患者本人在战争、自然灾害、疫情等重大卫生事件、意外事故等经历中遭受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还可能受制于童年经历、个人性格、事件过程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会伴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如反复回忆、持续回避、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等。影片中男主查理的表现得更为严重,因为长时间沉浸于悲伤情绪中,引发了他的焦虑及抑郁等并发症,独来独往,拒绝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无法正常工作,继而造成人格障碍和身体伤害,在一次次看到妻子和孩子的幻觉中濒临崩溃,产生自残、自杀倾向,幸亏被及时发现才保住性命。因此,此类心理疾病也被称为灾后最严重的心身障碍。
现实生活中的创伤性事件并不少见,而早期的心理危机干预对于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起到了关键作用。央视前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曾亲赴震后汶川采访,面对惨状,内心受到极大冲击。心理医生曾教她“在心中想象一个盒子,把心中最难受的场景慢慢地固化成照片,放到盒子里锁上”。这种将创伤在心理上具象化为具体实物后再进行处理,有助于缓解早期症状。
虽然影片中帮助查理摆脱病魔的主要人物是其好友艾伦,但现实生活中,对于像查理这类严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必须通过正规、系统的医疗手段进行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或手术)干预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创伤后应急障碍的症状,通过及时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减轻症状发作的频率和程度。目前,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都是几种公认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较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
疫情期间,亲人的不幸罹难给家庭带来沉重打击,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群体的心理疏导工作。这不仅是心理治疗专家们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尽己所能为失去亲人的同胞们提供帮助。
正如影片结尾主人公查理在父母和好友的关心和陪伴下,最终打开心结,倾诉内心,重新回归生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努力把不幸架做通往幸福的桥梁,一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网络科普部助理研究员
此作品由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科普时报联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