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两三周后便动用了苏-57参战。另有俄罗斯媒体披露,俄空天军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使用苏-57测试未来空战技术,打击乌克兰境内的高价值目标。
作为俄罗斯空天军的下一代隐身战斗机,苏-57的实际性能一直饱受争议,此次参战,面对拥有大量防空系统的乌克兰,苏-57无疑证明了自己。据悉,苏-57采用了联网的形式作战,作战网络可以共享苏-57编队的战场态势信息,并组织协调编队展开高效率的打击行动。
苏-27家族的继任者
苏-57源于俄罗斯2002年的前线航空兵未来作战系统五代机项目,即PAK FA计划,最终定型的方案为苏霍伊设计局的T-50。T-50原型机于2010年1月29日首飞,其中“T”代表三角翼,经过漫长又坎坷的试飞验证后,T-50被命名为苏-57。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已经接收了5架量产型苏-57战机。
苏-57采用单座双发的常规布局,长约19.7米,高4.8米,翼展可达14米。苏-57继承了苏-27家族的扁平升力体设计,机翼设有前缘襟翼,后缘采用襟翼、副翼独立的设计,机翼的前缘、后缘与水平尾翼的前缘、后缘相平行,全动双垂尾向外倾斜,兼具了机动性与隐身性能。装备两台宽间距布置的大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两个串列布置的弹仓位于两台发动机之间。有趣的是,苏-57创新地设计了一对可动边条,位于机翼前方,既不会破坏隐身布局,还可减阻增升,提升机动性能。
苏-57机翼前方有一对可动边条,可以提升升力,增强机动性
苏-57采用玻璃化座舱,飞行数据与作战信息直接呈现在多功能液晶显示屏,飞行员也可以通过多功能显示屏输入指令。苏-57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可以携带四枚雷达主动制导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执行空对空任务,也可使用各类空地导弹、反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在不需要隐身的作战环境下,苏-57可通过弹药外挂的形式执行作战任务,提升单架次的打击效率。
饱受争议的隐身设计
尽管被俄罗斯赋予厚望,但苏-57的隐身性能一直不被外界所看好。苏-57的进气道为直筒进气道,未采用类似于F-22、歼-20等战机的S型进气道,甚至直接裸露出了涡扇发动机的叶片,是一个巨大的雷达电磁波反射源。两个吊舱发动机与弹仓之间未进行有利于降低RCS的过渡设计,因此,苏-57的隐身性能并不能与F-22、F-35、歼-20等同类隐身战斗机相提并论。
苏-57的直筒进气道会形成较强的电磁波反射源
当然,也有外界猜测,俄罗斯对五代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俄罗斯在电子信息技术上逊于美国,如果想研发一款能够与F-22所抗衡的隐身战机,那就必须扬长避短、另辟蹊径。例如,俄罗斯十分重视苏-57的态势感知能力,苏-57设有多部不同波段的雷达,其中包括一部N-036前视X波段雷达、两部X波段侧视雷达、两部N-036L翼前缘L波段雷达。这些雷达布置位置不同、波段不同,实现探测方向与探测目标的互补,使苏-57具备一定的反隐身能力,在远程距离引导空空导弹执行攻击任务。因此,俄罗斯的五代机技术思路很可能与美国人相反,美国的F-22利用自身低可探测性实现战场单向透明,苏-57则依靠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抵消对方的低可探测性,并结合自身突出的超机动性制衡对方的战机。
未来空战的关键节点
随着俄罗斯方面的信息公开,外界对苏-57的了解逐步加深,作为俄军未来空战体系的关键角色,苏-57的作用不局限于功能单一的传统制空战斗机。苏-57具有态势感知能力强、作战半径大、可携带弹药种类多的优势,据俄媒报道,苏-57以联网的形式参与到了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四架苏-57连接在同一作战网络下,进行雷达数据、目标识别信息等态势信息共享,并参与对作战任务的协调工作,对乌克兰境内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执行任务期间,苏-57的电脑系统为飞行员分担了诸多的操作,保持在多任务模式下作战,减轻飞行员的工作量,提升作战效率。
苏-57此次在乌克兰作战的行动是场更贴近未来作战的测试,俄方也将根据作战数据对苏-57进行改进升级。除了通过作战网络与友军协同作战,苏-57还可以与S-70“猎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苏-57担任长机,“猎人”无人机根据苏-57的传输指令执行作战任务。“猎人”无人机采用飞翼布局,具有出色的隐身性能,突防能力强,可以弥补苏-57隐身能力的不足,与苏-57补充搭配。
俄罗斯S-70隐身无人机
未来,苏-57可以指挥“猎人”无人机群作战,无人机群可以同时对多个方向展开预警、搜索,在接收到打击指令时,又能汇集到一起增加战斗力。除了引导无人机作战,苏-57自身也具备强大的防区外打击能力,不进入敌方防空火力范围即可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必要时,也可将作战指令传输到后方充当“武库机”角色的战略轰炸机开展远程打击任务。据有关消息,俄罗斯正在研发的下一代隐身轰炸机PAK DA同样可以与苏-57协同搭配。
总结来说,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苏-57的隐身性能并不突出,但其扬长避短、强化探测与远程攻击能力的设计更符合俄罗斯的装备体系。在苏-57达到一定规模后,将明显提升俄罗斯空天军的作战实力,并与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隐身无人机构成俄罗斯未来的空战体系。
俄罗斯下一代隐身轰炸机PAK DA将采用尾翼与机身相融合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可以与苏-57协同执行作战任务
作者简介:李小白,中国航空学会会员,军事科普作者,在国内多家知名军事期刊与知名网站发表上百篇文章,文章曾被国际性智库CSBA引用。长期从事青少年国防教育科普工作,曾获中国航空学会“创新杯”第八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一等奖。
出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作者:李小白
策划:金赫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