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在这场伟大事业的奋斗中,国内顶级科学家、大批优秀科技专家,隐姓埋名干惊天动地事。王淦昌便是其中一位。王淦昌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惯性约束聚变的首倡者,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值此王淦昌院士诞辰115周年及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科普中国、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核学会、光明网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追忆王淦昌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微子,最初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于1930年为解释β衰变中“能量、动量不守恒”的矛盾而提出的一个假说。根据理论推测,中微子不带电,只参与弱相互作用,难以探测。1940年前后,王淦昌对于如何探测中微子有了独特的想法,但却没有条件进行实验,他最终决定以“搭桥”方式为相关的研究贡献中国的力量。
1942年1月王淦昌在《物理评论》上发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提出用K电子俘获的方法寻找中微子。文章发表后不久,美国物理学家阿伦按照王淦昌的建议完成了K电子俘获实验,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成为1942年世界物理学重大成就之一。
1956年,美国科学家莱因斯和柯万进一步开展实验,探测到了中微子的存在,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曾指出,王淦昌的文章“在确认中微子存在的物理工作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
抗战期间,在民族危亡之际,像王淦昌一样满怀科技报国热情的科学家们,依然初心不改,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密切关注着前沿科学问题,并竭尽全力进行着研究。而“搭桥”正是中国科学家们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积极参与到世界前沿科学研究中,并作出中国贡献的途径。他们放下小我,以大我奉献科学,值得被后世铭记和尊重。
1950年,王淦昌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带领团队开展宇宙线研究。建所初期,条件艰苦,由于技术封锁,买不到仪器设备。但是对于开展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研究,各种探测仪器最少不了,于是,王淦昌所在的宇宙线组提出“研制仪器与实验工作并进”的思路,全组动手制作仪器。
王淦昌带队亲自制作计数管,焊接自控电子线路,配上闪光光源,在暗室里拍摄宇宙线照片,这些都为我国宇宙线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工作的实践中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
1952年,我国成功设计制造了带有电磁铁的云雾室。1954年在云南落雪山海拔高达3180米的地方建成了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站。实验站海拔高、气候好,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站。截至1957年底,落雪山实验站获得了700多个奇异粒子事例的好成绩。我国宇宙线研究水平的迅猛发展,也受到了国际物理学界的高度关注。
文字整理:光明网记者蔡琳、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