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放假之后,某些自律性不太好的同学在感受到不用早起上班上学的快乐后,睡觉的点越拖越晚,起床也越来越晚,从此陷入一个死循环。
小伙伴们一边自责着熬夜伤身秃头,一边享受着通宵游戏追剧的快乐,欢乐时光过去之后又会立下“再熬夜就是小猪”的flag。
可是熬夜熬夜,究竟几点之后睡觉才叫熬夜呢?
其实,由于个体的差异,几点睡觉算熬夜并没有标准的定义。每天的23点也不是一条绝对红线。有人习惯凌晨两点睡,早上十点起。有人习惯晚上十点睡,早上六点起。而这些,都不算熬夜。
所谓的熬夜,其实指的是睡眠周期不规律和“没有睡够”。(正常人的睡眠时间是7-8小时)
无论几点睡,只要保证了固定的睡眠周期,有相对稳定的睡眠时长,都可以不算熬夜。
比如说你一直是10点睡觉,有一天到了12点才睡觉,造成了不规律的作息,就是熬夜了。
又或者你一直是凌晨2点才睡觉,早上7点就得起床,睡眠时间不够,妥妥的算熬夜。
但是如果你有条件能上午10点才起床,并且能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的话,那么习惯凌晨2点睡觉就可以不算熬夜了。这是一种睡眠时相延迟:就是把整个睡眠周期(开始到结束)往后延。
但是我们身边还会有这样一群人,虽然他们睡眠时间规律,但是每天只需要睡4—5个小时就够了,白天还不会犯困。
这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能让人减少睡眠时间的神秘基因——DEC2基因和ADRB1基因。这两种基因如果发生突变就能显著减少睡眠时间。
早在2009年,科学家就发现了DEC2基因的突变能缩短睡眠时长。在突变后的DEC2基因蛋白上,氨基酸表达出的蛋白质是一类转录抑制子,能够反过来抑制生物钟的核心调控。
ADRB1基因最开始被发现于一个六口之家,家中所有成员位于第十号染色体短臂的ADRB1基因中,都有一个胞嘧啶被鸟嘌呤取代,这导致一个氨基酸被相应的蛋白质取代了而不是被含有缬氨酸的丙氨酸取代。这种突变非常罕见,每十万人中仅有四人携带。
如果有了这两种“熬夜基因”的其中一种,只需保持固定的“熬夜时间”,就算是很晚睡早晨起床也能有睡饱了的感受。反正我是挺羡慕的,四舍五入感觉他们每天都比我多出几小时。
而没有这些基因突变的大伙儿,还是老老实实地早睡早起养成好习惯吧。
虽然有规律的充足睡眠不叫熬夜,但并不是说长期晚睡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的褪黑素分泌是有昼夜规律的,通常在凌晨2—3点达到高峰,在光亮环境中会立即停止分泌。
如果是上夜班被迫得白天睡觉的人群,因为白天身体在睡眠状态仍然能感受光线、温度、湿度,会对睡眠造成影响,所以要尽量保持睡眠环境的黑暗和温暖。
如果是因为一时的放纵而导致上床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即使白天大家都能补足睡眠的时长,但还是不建议这样做。
因为****熬夜有多快乐,调作息的时候就有多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