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宝宝一直哭,舌头上还长小白点,当心是生了鹅口疮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审核:张书元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主任医师

很多新生儿和小月龄婴儿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嘴巴和舌头上长了很多小白点,同时还变得不爱吃奶,甚至哭闹不止。

这很有可能是宝宝患上了鹅口疮。

鹅口疮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却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很多宝宝患了鹅口疮后会一直反复发作。那么鹅口疮到底是什么?病因有哪些?该如何分辨?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下面来一一解答!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由一种叫做“白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的。

其实,白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存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感染,但在儿童免疫力低下时就容易引起感染。

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宝宝很容易生鹅口疮,身体素质比较虚弱的成年人也会生鹅口疮,但概率相对较小。

宝宝生鹅口疮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宝宝生鹅口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种。

母亲阴道有念珠菌感染,宝宝出生时通过阴道,接触到母体的分泌物感染。

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等工具消毒不彻底,或母乳喂养时母亲的乳房不清洁。

宝宝接触携带念珠菌的食物、衣服、玩具等。此外,宝宝在 6~7 月龄时开始长牙,爱咬手指或玩具,容易把念珠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在幼儿园,如果有小朋友身上携带念珠菌,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不恰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身体菌群失调,念珠菌乘虚而入。

如何分辨鹅口疮?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1.鹅口疮的典型症状

患了鹅口疮的宝宝,口腔内会出现像奶块一样的乳白色斑点,但周围没有炎症反应,白色斑点也不容易擦除。刚开始可能只表现为白点,但若没有及时处理,白点会逐渐进展为白膜样絮状物,甚至弥漫整个口腔。

一般来说,患鹅口疮不痛不痒,大部分宝宝一开始可能没有症状或只出现轻度不适,吃奶、进食都比较正常;但若控制不当,感染面积扩大,宝宝就会烦躁、哭闹、拒绝进食,有时还会发热。

2.鹅口疮的严重并发症

患了鹅口疮后若治疗不及时,受损的黏膜会不断扩大,蔓延至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会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进而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患儿可能会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甚至继发性感染,导致败血症。

3.鉴别奶残留物和鹅口疮

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宝宝嘴上有白色的东西就很害怕,以为是鹅口疮,其实有时候只是未擦干净的奶残留物。

鹅口疮的外观与奶残留物很相似,可以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擦拭,如果很容易就可以擦掉就是奶残留物。而鹅口疮的白色斑膜很难擦去,如果用力擦拭,白色斑膜下面会出现潮红、粗糙的黏膜。不用多久,白色斑膜又会重新长出来并覆盖红色创面。

4.鉴别马牙和鹅口疮

马牙是宝宝口腔上颚和牙齿边缘出现的黄白色小点,是新生儿期特殊的生理表现,不是疾病,通常不会影响宝宝吃奶,数月后,一般会自行脱落,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鹅口疮呈斑片状,会越长越多。

如何预防和治疗鹅口疮?

家长若发现宝宝口腔内出现白色斑膜,怀疑患鹅口疮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鹅口疮是霉菌感染,一般很难自愈,特别是新生儿免疫力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可能波及身体其他部位,患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最重要的是,要重视预防鹅口疮。预防鹅口疮主要有以下5点。

1.切断母体传染途径。准妈妈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给顺产宝宝一个健康安全的出生通道。

2.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在喂奶后给宝宝喝几口水,以冲掉存留在口腔内的乳汁;添加辅食后更应注意清洁口腔,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长牙后开始刷牙,减少口腔细菌繁殖的养料。

3.母亲注意个人卫生。母乳妈妈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宝宝前要洗手。贴身衣物和毛巾也应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避免宝宝接触时感染细菌或病毒。另外,在进行母乳喂养前要擦洗干净乳头。

4.宝宝用品消毒。宝宝的奶瓶、餐具等要彻底清洗干净,高温消毒,保持干燥;宝宝的玩具、被子、衣物等要经常清洗,多晒太阳杀菌;宝宝外出回来要注意洗手,避免带回细菌存隐患。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5.不要乱服用抗生素。乱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宝宝体内菌种紊乱,会使宝宝更容易患上鹅口疮。

新手父母最害怕宝宝生病,一旦宝宝身体不适,往往会手忙脚乱、心急担忧。鹅口疮这种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疾病虽然不是大病,但容易引起宝宝哭闹、食欲缺乏等问题,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因此,家长们应该注意做好宝宝的日常护理,认真清洁,一旦发现宝宝生了鹅口疮,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评论
中国福
大学士级
发现宝宝生了鹅口疮,要及时就医,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2022-08-23
科普5c常寿忠
大学士级
学知识了
2022-08-23
刘佳国
进士级
学知识了
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