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评论 | 为青少年走上科学之路搭建高质量平台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2022年暑期即将结束,青少年研学、游学类科学实践活动火爆。这也提醒我们要搭建更多高质量平台,为青少年走上科学之路铺路搭桥。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即将结束的这个暑假,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游学、研学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明显复苏,甚至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这当然有“双减”因素加成,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无论是青少年还是家长都意识到:要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不能只局限于课堂, “读万卷书”的同时还要“行万里路”。

不过,部分游学、研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如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打卡”高校校园景区等,更像是观光游,游而不学,游而不研。但也有很多高质量的青少年暑期实践活动值得关注,比如举办已逾十年的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

▲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开营。(摄影/张星海)

这个活动主办方为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官方机构,主要运作形式是在每年暑期,资助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高中生走进重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参加为期一周的科技与文化交流活动。参加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聆听名家大师的精彩报告,参加科学探究及趣味文体活动等。

▲清华大学分营营员观察微生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营营员进行小飞机飞行比赛

多年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是有成效的。以科学营北京分营分例,十年来已接待青少年学生两万余人。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这些学生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学府,切身感受高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严谨的治学之道、开放的人文环境,聆听杨振宁、梅宏、王乃彦、林群、龙乐豪、张伯礼、丘成桐等科学大家的报告。

暑假时间充裕,气候适宜外出远行,这个时间段举办科学营,可以说为青少年学生走近科学创造了一个好平台。活动期间,他们会走进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或者以前只能通过屏幕或照片才能见到的高端实验室、科技企业,还可能亲眼见到崇拜的科学大家,聆听他们的科学讲演⋯⋯这样一点点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说不定科学的种子就在心里萌芽,成长了,并促使他们在未来真正走上科学之路,成为国家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当然,即便参与的青少年学生最终选择了其他职业方向,这样的活动也将有助于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促进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培养,提升科学素质。

不只是科学营,各地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开展时,暑期都是重要的时间段。比如今年暑假, 一个名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穿越浙江一万年 跟着考古去研学”的青少年研学活动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学生们在考古专家带领下,前往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嘉兴市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湖州市安吉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等地进行研学,既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了人文精神,又从多角度、多方面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还有北京的顺义、房山等地举办的“科学小记者”活动,学生们在专业老师带领下,到市内各个科技场馆、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等参观访问,并可将所闻所感写成文章,发表在媒体上。

▲小记者们探秘中国气象局。(摄影/张星海)

当前,新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际科技竞争持续加剧,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批科技后备人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烈,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正是我国建设科技后备力量的基石。

而要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相关部门及学校、家长、科学家、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以及各类科技活动服务机构等可以通力协作,在尊重青少年科技教育规律、尊重行业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充分挖掘暑期青少年研学、游学需求,努力搭建各类型高质量科学活动平台,有效引导青少年学生走近科学,探寻科学背后的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为他们未来走上科学之路搭好桥、铺好路。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评论
胡天星
庶吉士级
点赞点赞点赞
2022-08-30
科普要发达
大学士级
要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不能只局限于课堂, “读万卷书”的同时还要“行万里路”。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2022-08-30
臧鸿
学士级
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