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2022年首届海淀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暨全国科技周海淀主场活动顺利举行。经过8月9日线上预赛的角逐,苏家坨镇、西北旺镇、香山街道、中关村街道、花园路街道、甘家口街道6支代表队站到决赛的舞台上。最终经过现场激烈角逐,香山街道代表队夺得冠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研究室副研究员李红林,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俊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朱立达,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陈维成,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宝华,海淀区政协副主席许云,海淀区政府办主任王伟丽,海淀区直机关工委书记田桂茹,海淀区科协常务副主席张立红,海淀区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主任佟志伟,海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双全,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毅,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办事处主任屠永永,西北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秦兆强,海淀区苏家坨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贾德友,海淀区纪委区监委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谢开宇,海淀团区委副书记任一丁,海淀区科协副主席凌丽,以及其他各委办局、各街镇的主管领导出席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举行了海淀融媒科协分中心授牌仪式,海淀科技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提“素”启动仪式,拉开了海淀提“素”行动的序幕。
本次决赛共分为三个竞答环节,即“旗开得胜”的必答环节,“眼疾手快”的抢答环节和“力挽狂澜”的风险题环节。赛程紧张刺激,题目知识点涉及天文地理、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如“空间站建设过程中常需要航天器交会对接,这个任务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宇宙大爆炸’属于科学探究的哪种形式?”“我国耕地红线是多少?”等题目对选手的科学素质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最终,香山街道代表队的总分排名第一,成为本次决赛的冠军。二等奖获得者为西北旺镇代表队、花园路街道代表队,三等奖获得者为苏家坨镇代表队、甘家口街道代表队和中关村街道代表队。2022年海淀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最佳网络答题奖和最佳网络传播奖也在现场揭晓,花园路街道、甘家口街道、中关村街道、香山街道、苏家坨镇、西北旺镇获得2022年海淀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优秀组织奖。
金涌院士在活动现场作了题为《“科学素质的养成——多维度思维方法简介”》的分享,认为要提升科学素质,就必须要提高伦理科学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市场化思维等能力。李红林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新时期新重点新举措 共促公民科学素质再提升》的分享,认为海淀区的科普、科研资源得天独厚,在新时期要突出区位优势,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活动还为青少年安排了与金院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现场的小朋友向金院士提出“我们吃的油盐酱醋这些调味料属于化工产品吗?会对人体有伤害吗?”的疑问,金院士回答道:“油盐酱醋是生物技术做出来的,属于生物化工,我们已经吃了上千年,小朋友不用担心害处。我知道很多人担心细菌,但其实很多细菌是无害的,比如说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很多细菌,是帮我们消化食物的。”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淀区作为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在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面也有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2020年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海淀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1%,在全国地市级区域中位居首位。日前,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海淀区实施〈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海淀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32%。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海淀区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科技馆之城”“数字科协”建设,创建具有引领作用高标准的全国科普示范区。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协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本次决赛节目将在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北京科技报App等平台进行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