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做有“痔”之士

达医晓护
原创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964 篇文章

痔疮是肛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指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又称痔核。关于痔疮,民间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莫过于“十人九痔”,可见其普遍程度。

一、病因

本病主要由于肛垫下移和肛管静脉曲张引起,多与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嗜食辛辣、排便用力或时间过长、长期腹泻或便秘、妊娠、肥胖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症状

患者早期大多没有症状,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出血、肛周瘙痒、疼痛等症状。根据生长的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

位于齿状线以上,即直肠下端,一般不会经肛门缘露出,严重者脱出。主要表现为出血和痔核脱出,常见间歇性便后鲜血,部分患者因慢性失血会出现头晕等贫血症状。

外痔

位于齿状线以下,即肛管内,常常在肛门缘可以摸到痔赘,患者会感觉肛周疼痛、肿胀、异物感和瘙痒。

混合痔

在齿状线附近,由内痔、外痔静脉丛曲张并相互吻合贯通形成,同时具有内、外痔特征。上诉两种表现同时存在,加重后呈环状脱出,称“环状痔”。

内痔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仅有轻微的便血和局部疼痛。

Ⅱ级:在便血疼痛的基础上患者有痔核的突出,但大便之后痔核可以自行回纳。

Ⅲ级:用力时痔核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手动复位,可伴出血。

Ⅳ级:长期脱出,即便用手回纳,肿物又可以立刻脱出。

对于Ⅰ期、Ⅱ期的痔疮,大多通过饮食和药物的控制可使症状缓解,到Ⅲ期、Ⅳ期时要经过外科手术才能解决。

三、中医辨证分型

1.湿热下注 兼见局部肿胀、疼痛、潮湿等。

2.气虚下陷 痔疮日久,伴有脱肛、乏力。

四、针灸处方及穴位定位

治法:清热利湿,消瘀止痛

主穴:承山、次髎、长强、二白

配穴:湿热下注配大肠俞、阴陵泉;气虚下陷配脾俞、百会。

操作:毫针刺法或艾灸,尤其气虚下陷证脾俞、百会用灸法。

1.承山

定位: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2.次髎

定位: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

3.长强

定位:在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4.二白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二穴。

5.大肠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6.阴陵泉

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7.脾俞

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8.百会

定位:前发际正中上5寸,当折耳,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五、注意事项

1.没有症状的痔不必要药物或手术治疗,以改善生活习惯为主,规律运动、避免久坐。

2.多饮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000ml,多吃新鲜水果与粗粮,少吃辛辣刺激及饮酒,减少对肠道的不良刺激。

3.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时间不超过5分钟。

4.每日提肛运动,即有规律的往上提收肛门,持续大概2-3秒后放松,每次30下,每日2-3次,锻炼肛周肌肉力量。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

常小荣教授团队

撰稿:徐璇 硕士

指导教师:常小荣 教授

评论
科普5d0c66771090f贺寿斌
少傅级
不做有“痔”之士原创👏
2022-09-04
我家的小宝贝
太傅级
改善生活习惯为主,规律运动、避免久坐。
2022-09-05
科普5c7df3a5ced70
太傅级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