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对北斗七星的观察记录。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对于北斗七星的崇拜与信仰,远比道教要早。在《白蛇传》里出现的文曲星,即登科举士的守护神,就是北斗第四星了。
在天气晴朗的夜晚,抬头便有机会看到七颗排成勺子一样形状的北斗七星。别以为我们通过肉眼能看到,就觉得它们离地球很近,要知道,它们是不处于太阳系内的恒星。那他们距离我们多远呢?又是哪七颗恒星呢?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七颗星组成的。下面我们依次来介绍下。
北斗七星
天枢,也叫“贪狼星”,与地球相距124光年左右,是七颗星星中距离最远的一颗,位于勺口起数的第一颗星。其质量约为太阳的4倍,和其它北斗星不同的是,天枢是一颗橙色的巨星,生命快到尽头的恒星。
天璇,也叫“巨门星”,与地球相距79光年左右,位于勺口起数的第二颗星。其质量约为太阳的2.7倍,处于亚巨星阶段。亚巨星是什么呢?从恒星演化来看,主序星发生氢核燃烧后,其半径和光度会缓缓增加,演化成巨星,而亚巨星就是演化过程中的最初阶段。
天玑,也叫“禄存星”,与地球相距83光年左右,位于勺口起数的第三颗星。其质量约为太阳的2.9倍,相传在中国古代,天玑可是被誉为“财富之星”呢!
天权,就是开头提到的“文曲星”。与地球相距79.7光年左右,其质量是七颗星中最小的,约为太阳的1.63倍,也是最黯淡的。
玉衡,也叫“廉贞星”,与地球相距82.65光年左右,其质量约为太阳的2.9倍,光度是太阳的102倍,因此也成为了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
开阳,也叫“武曲星”,与地球相距78光年左右,其质量约为太阳的2.2倍,是一个由双合星系统对转组成的一个四合星系统。如果观测条件良好,肉眼就可以分辨出来。在古代,就有军队曾经利用过开阳来作战。
摇光,也叫“破军星”,与地球相距101光年左右,其质量约为太阳的6.1倍,亮度是太阳的近600倍,位于勺柄上最末端。
北斗七星在大熊座,一般在天晴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在北半球的夜空中找到它们。因此,在古代,人们也经常会利用北斗七星来辨别方向,定季节。
怎么分辨方位呢?细心观察会发现,夜晚的时候,天空会出现像勺子一样七星连成的北斗七星,而在勺口端的天枢和天璇相连,向外延伸的直线上,就可以看到很亮的北极星。北极星不会动,一直指向正北方向,而北斗七星却会绕着北极星自东向西不停的运动,因此能够辨别出方向。
怎么定季节呢?战国时期的古人们,会根据黄昏时候勺子,也就是斗柄的指向来定季节。《冠子·环流篇》就写道:斗柄东指,天下春;斗柄南指,天下夏;斗柄西指,天下秋;斗柄北指,天下冬。
结语
要知道,人类的历史也就两三百万年,而人类的文明史最多不会超过7000年,如此比较之下,宇宙中恒星的变化规律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充满了未知与好奇。面对繁星点点的夜空,你能找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吗?快抬头看看吧!让自己也掌握下辨别方向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