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大西北
不知天地之广阔
不到河西走廊
不知中国之多元
在这里
自然与人类之力
共同造就了1000公里的
雪山长廊
(请横屏观看,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眺望远处连绵的祁连山,摄影师@李春)
▼
1000公里的
烽火长廊
(请横屏观看,嘉峪关与祁连山,摄影师@林北岸)
▼
1000公里的
艺术长廊
(请横屏观看,张掖临松山的马蹄寺石窟,摄影师@赵高翔)
▼
无数壮美场景在这里呈现
无数民族史诗在这里演绎
无数文明创造在这里融合
堪称
中国最伟大的走廊
(请横屏观看,河西走廊范围及主要景点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
01
走廊的诞生
最初
这里根本没有走廊
6500万年前起
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
造成青藏高原持续隆升
使得水汽更难进入
本就深居内陆的西北
从而形成大范围的干旱
而河西走廊
就位于干旱之中
其命运被干旱掌控
身躯被风沙裹挟
(河西走廊与中国西北沙漠戈壁分布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
它的西部
库姆塔格沙漠的黄沙随风东进
堆积出连绵的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摄影师@顾律敏)
▼
强劲的风力还侵蚀出
如魔鬼城堡般的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中一处被称为“西海舰队”的雅丹地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它的北部
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兵分两路,持续南侵
(甘肃临泽县的巴丹吉林沙漠,摄影师@吴玮)
▼
连海拔两三千米的走廊北山
也被强烈剥蚀
形成大面积的戈壁
碎石遍地、植被稀少
(河西走廊西北部的马鬃山戈壁,马鬃山是走廊北山的三座山之一,摄影师@陈剑峰)
▼
再往南
由红色岩层构成的丹霞
伫立其间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冰沟丹霞,摄影师@朱金华)
▼
七彩斑斓的彩丘
绵延起伏
两者皆因缺少植被覆盖
而岩层裸露
在荒芜中
色彩更加醒目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彩色丘陵,摄影师@郑斐元)
▼
河西走廊
本与勃勃生机无缘
但幸运的是
一支可以与干旱抗衡的力量出现了
长达800公里的祁连山脉
以平均超过4000米的海拔
屹立于走廊南部
最高峰团结峰
更是高达5800余米
(请横屏观看,超长的祁连山脉,及其最高峰团结峰,摄影师@邱建军)
▼
高大连绵的山脉截留了水汽
在高海拔地带形成降雪
(祁连山主峰之一素珠链下的雪景云海,摄影师@李春)
▼
降雪逐年积累压实
最终形成了2683条冰川
总面积约1600平方千米
冰储量比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的蓄水量还多
(祁连山岗什卡雪峰上的冰川,摄影师@吴亦丹)
▼
其中
祁连山脉最大的山谷冰川
透明梦珂冰川
由两支冰川汇合而成
自山顶往下,流淌如冰之河流
(请横屏观看,透明梦珂冰川,摄影师@陈剑峰)
▼
冰川融水加上大气降水
共同汇成河流
在山前形成一个个壮观的冲积扇
(请横屏观看,祁连山分支野马山-大雪山前的洪冲积扇,摄影师@傅鼎)
▼
最终
石羊河、疏勒河
以及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
这三大水系一头扎进沙漠戈壁中
杀出数条“水路”
让奇迹降临
(请横屏观看,沙漠中的黑河,摄影师@吴玮)
▼
水流还渗入地下
形成隐秘的地下水系
并以沙漠泉水的形式
从地表的孔洞中突然流出
这便是著名的月牙泉
(请横屏观看,甘肃敦煌月牙泉,由党河的地下水补给形成,摄影师@赵高翔)
▼
于是
祁连山上
森林茂密
(张掖肃南祁连山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草原青青
(山丹军马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祁连山下
河谷湿地,水草丰美
(请横屏观看,深秋时节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内国道312线附近的黑河风光,摄影师@钟晓亮)
▼
从此这里不再被沙漠戈壁所掌控
而成为了一个
可供万物生长、人类穿行的通道
河西走廊
正式形成
但是从干旱中破茧而出的河西走廊
也绝非一条普通的走廊
而是连接更广阔的山河
影响家国平安的关键
02
最伟大的连接
在普遍认知中
河西走廊连接了中原与西域
丝绸、茶叶、瓷器、珠宝、种子
经这条走廊东来西往
丝绸之路
得以形成
(河西走廊上的大漠驼铃,摄影师@林北岸)
▼
但从更广阔的视角看
河西走廊不止连接东西
而是连接北方蒙古高原、南部青藏高原
西部西域、东部中原四个方向的
十字路口
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四大板块
居然通过河西走廊
连接了起来
(请横屏观看,丝绸之路示意图,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
汉代
霍去病在此大败匈奴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河西四郡
由此陆续建立
(武威南城门,城墙正中间刻有武威故称“凉州”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北凉、南凉,以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将武威设为都城,摄影师@郭广星)
▼
隋代
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
并广邀西域诸国,举办“万国博览会”
以展示国威
(祁连山扁都口永固镇,隋炀帝当年即从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摄影师@吴亦丹)
▼
元朝建立前夜
蒙古与西藏首领在此会谈
史称“凉州会盟”
此后
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武威白塔寺,凉州会盟即发生在这一带,摄影师@郭广星)
▼
清末
左宗棠经河西走廊收复新疆
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于是
无数的边关要塞拔地而起
长城、关隘、城池、烽燧
或立于荒漠之中
(荒原中的石包城遗址,摄影师@佐蚂)
▼
或悬于山地之巅
(嘉峪关悬臂长城,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
或驻于河流之畔
(黑河河畔的兔儿墩烽燧,摄影师@吴玮)
▼
或守望田野麦浪
(甘肃永昌毛卜喇村的麦田,长城就坐落其中,摄影师@刘忠文)
▼
或遥看巍峨雪山
(嘉峪关与祁连山,摄影师@李文博)
▼
或仰观寂寥星空
(夜空下的张掖黑水国遗址,摄影师@吴玮)
▼
河西走廊也因此成为
中国烽火边城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河西走廊长城防御体系示意,包括长城、关隘、堡寨、烽燧,为保证展示效果,堡寨、烽燧的数量并未完全标注出来,制图@吴昕恬&杨宁/星球研究所)
▼
那是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酒泉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摄影师@赵高翔)
▼
那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群山之间黑水远去,右下方是小小的兔儿墩烽燧,摄影师@吴玮)
▼
那是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雪山与戈壁中渺小的嘉峪关,摄影师@陈肖)
▼
那是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请横屏观看,雪后甘肃永昌县明代长城,摄影师@刘忠文)
▼
但是众多政权、众多利益
令河西走廊时常冲突不断
烽烟四起
无数族群的悲歌
在此频繁上演
如此动荡的走廊
是否还有机会改变自身的命运?
答案
就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之上
03
最伟大的创造
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水系
滋养出武威绿洲
黑河水系
滋养出张掖绿洲、酒泉绿洲
疏勒河水系
则滋养出敦煌绿洲等等
(河西走廊水系和绿洲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
从汉代起
这里便开始移民屯田
形成发达的绿洲农业
时至今日
河西走廊以占甘肃19%的耕地
生产出了全省32.3%的粮食
并供给了43%的商品油
97%的甜菜和98%的棉花
(请横屏观看,张掖绿洲农业,摄影师@赵高翔)
▼
而绿洲强大的生产力
也为更伟大的创造
奠定了基础
出土于雷台汉墓的铜奔马
以“马踏飞燕”的惊艳造型
向我们展示了千年前河西走廊
高超的青铜工艺
(铜奔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摄影师@石耀臣)
▼
与此同时
河西走廊作为连接四方的关键枢纽
来自西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原内地的文明
在这里交汇
最终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
信仰的走廊
儒家、道教与佛教文化
在这里交融共存
(请横屏观看,武威文庙的匾额,摄影师@郭广星)
▼
几乎遍历各个时期的佛教石窟
更是贯穿了整个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石窟分布示意图,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
或背靠丹崖
(请横屏观看,开凿于山体崖壁之上的张掖马蹄寺第三窟,三十三天石窟,这座山属于丹霞地貌,摄影师@吴玮)
▼
或藏于峡谷
(请横屏观看,分布于榆林河峡谷两岸的榆林窟 摄影师@佐蚂)
▼
多种文明元素的交融
也让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
艺术的走廊
雕刻、彩塑、壁画等
在这里熠熠生辉
如天梯山石窟中
临水而坐
高达28米的大佛
(天梯山石窟,旁边为黄羊河水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又如张掖西夏大佛寺中
身长34.5米,肩宽7.5米的卧佛
它也是中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
(请横屏观看,张掖大佛寺卧佛,摄影师@吴玮)
▼
而最为精彩的则是
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及它身后的无垠沙漠,摄影师@王警)
▼
它由活动在河西走廊的诸多政权和族群
共同创作而成
从前秦到元陆续开凿
才形成了今天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盛唐时代的《观无量寿经变》,摄影师@孙志军)
▼
多种文明元素的交融
更让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
民族的走廊
天祝的藏族、肃南的裕固族
肃北的蒙古族、阿克塞的哈萨克族
以及汉族、回族、东乡族
都在这里用各自的方式生产生活
创造独特的文化
(请横屏观看,天祝抓喜秀龙草原的蒙古包,摄影师@郭广星)
▼
尾声
河西走廊
当我们再次凝望它的身躯
我们看到的
是西北大地的壮阔山河
是多元包容的文明交融
是城池关隘的家国平安
我们同样会看到
这背后无数个
在逆境、在煎熬、在挫败
在痛苦、在孤寂中
孜孜以求的开拓者、创造者
他们在这里
耕耘
(祁连山下的田地,摄影师@高兴建)
▼
在这里
守护
(请横屏观看,锁阳城遗址,摄影师@苟秉宸)
▼
在这里
创造
(2020年初,雪满月牙泉,摄影师@张鑫)
▼
在这里建设
万家灯火
(请横屏观看,祁连山雪景与嘉峪关城市居民区,摄影师@黄茹萌)
▼
一切的一切
为了河西走廊能够连接四方
更为家国平安
他们在河西走廊
以不断探索、进取的精神
建设家园、寻求发展
正暗合了这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而今天的河西走廊
依然是中国最伟大的走廊
它连接广袤
(G30连霍高速甘肃段,摄影师@陈小羊)
▼
连接无垠
(兰新高速铁路河西走廊段,摄影师@王璐)
▼
连接
过去与未来
(嘉峪关关城,摄影师@邱建军)
▼
去河西走廊吧
去感受万物寂寥
去感受天地厚重
去感受中国最伟大的走廊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 | GHJ&王逻辑
图片 | 周昫光
设计 | 杨宁
地图 | 吴昕恬
审校 | 山月楼&向不像&陈静怡
封面摄影师 | 姜鸿&高兴建
山河篇视频封面摄影师 | 严肃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