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陕西其实和江苏有些类似,有点“散装”,陕北、关中、陕南三个部分不论地理环境、气候,还是风土人情,差别都挺大的。陕西简称“陕”或“秦”,也叫三秦,因此不少人以为三秦就是指陕北、关中和陕南。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部,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面积约20.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52.90万人(2020年)。陕西南北长、东西窄,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由此也可以看出陕北、关中、陕南的差异之大。
陕北北接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东隔黄河与晋西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宁夏相邻,南与关中的铜川相连。陕北主要由榆林和延安组成,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陕北古代是中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流、碰撞的主要区域之一,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文化。
关中平原是渭河、泾河、洛河等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及谷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达三百多公里,面积约4.94万平方公里。“八百里秦川”就是指关中,主要包括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等地。关中位于四关(潼关、武关、散关、萧关)之中,被山带河,易守难攻,西安自古为定都的理想之地。
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就是陕南,主要包括汉中、安康、商洛,汉江自西向东穿过。陕南气候温润,更似南方,和陕北差异明显。陕南的方言更接近四川,和关中话、陕北接近晋语也不同。陕南东部为秦楚文化交融之地,素有“秦风楚韵”之称。
尽管陕北、关中、陕南差别巨大,以此来划分三秦虽然也说得过去,但细想则有些牵强。既然叫“三秦”,那就应该和历史上的秦国、秦朝有些渊源。陕西之名其实出现得很早,在西周时就有了,只不过是个比较笼统的地理概念,位于陕原(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以西,所以叫陕西。
秦国最初只是周朝的附庸国,因嬴姓始祖秦非子养马有功获封,早期在犬丘(今甘肃天水)一带。周幽王时,犬戎攻破西周国都镐京,秦襄公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因功获封诸侯。在周王室东迁后,秦国才逐渐从陇西进入关中。
秦穆公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秦惠文王攻取巴蜀……经过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秦国逐渐成为各国中实力最强的。秦王嬴政即位后,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
在数百年时间里,从秦国到秦朝,陕西尤其关中地区是其基本盘和都城所在地,秦在这里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陕西简称“秦”,就是这个道理。
秦朝太短命,二世而亡。刘邦虽然先于项羽攻入关中,但项羽实力强大,并未遵守“先入关中王之”的约定,而是将刘邦封王汉王,封地是难出难进的偏险之地汉中。
项羽仍不放心,为了防止刘邦北进中原,在关中封了三位秦国降将为王,雍王章邯辖咸阳以西,翟王董翳辖上郡(今陕北),塞王司马欣辖咸阳以东。三王的封地都在秦国故土,故称三秦,这就是三秦的来历。萧何把关中称为三秦,后世也沿袭了这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汉景帝把关中分为左内史、右内史,再加上掌握列侯事务的主爵中尉(汉景帝改名为主爵都尉),称为三辅。汉武帝将三辅改了名,左内史改为左冯翊,辖今陕西省黄河以西、淳化以东、渭河以北。右内史改为京兆尹,治今陕西省渭河以南、西安以东地区。主爵都尉改为右扶风,辖今宝鸡、咸阳一带。
随着时间流逝,后人对三秦的具体地理概念模糊了,只好将关中笼统地称为“三秦”。如唐朝时,王勃写诗也是这样用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声明:本文来源地图帝,转载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转载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