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亮太空“河南星”!河南构建“2+N”卫星产业发展格局

大河网
原创
科普中国融媒发展省级试点项目(河南)
收藏

在浩瀚的太空,将会迎来更多河南的星星!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河南省卫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河南卫星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形成“2+N”卫星产业发展格局。

建好“一港三园”、****“一星座两中心两基地”

卫星产业,就是以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技术为基础,从事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卫星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测绘地理信息等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卫星生产制造、应用服务、研发创新的产业体系。到2035年,建成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卫星星座和卫星测运控与运营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卫星及应用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

《规划》明确,推动郑州和鹤壁市建设全链条卫星产业集群,支持洛阳、新乡、信阳等市做强卫星制造配套产业,鼓励各地差异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形成“2+N”卫星产业发展格局。

做大郑州卫星产业集群。《规划》明确,重点依托航空港区建设航天枢纽港,打造航天测运控中心、航天数据交易中心、空天数据应用中心,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卫星产业基地;依托高新区北斗产业园、金水区地理信息产业园等,推进“北斗+”应用技术研发,开展北斗芯片、卫星终端模组、智能终端产品研制;依托经开区建设河南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承接卫星制造及配套产业转移;发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作用,发展面向农业、气象、交通、物流、能源等行业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融合软件与应用服务,构建“一港三园”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做优鹤壁卫星产业集群。重点建设中低轨混合星座、全国商用卫星运营中心、服务与推广中心,提升龙头企业大型混合星座天基实时自主测控和高通量数据接收处理能力,面向全国提供卫星运营和应用服务;建设卫星研发制造基地、航天科创基地,引进商业卫星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等卫星产业上下游企业,加强航天特种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形成卫星总装测试能力,构建“一星座两中心两基地”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规划》鼓励各地发展卫星配套产业,依托我省在基础件、新材料等领域产业优势,扩大航天级连接器、发动机管路、电缆网、高端泵阀、紧固件等产品应用,提升卫星制造产业配套能力。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拓展行业应用领域

未来,河南将突破一系列卫星影响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规划》将卫星制造、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集成、空间信息应用软件、智能处理及应用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开展大型星座智能管控与运维、大规模星座星间激光组网、星上智能处理、高分遥感数据处理及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应用、多源大数据融合遥感监测系统等技术研究,积极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行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规划》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开设卫星通信、遥感、导航等相关专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培养专业人才。支持卫星重点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纳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政策体系。

在生态环保应用、资源监测应用、水利防汛应用、气象预报应用、城市管理应用、应急管理应用、智能交通应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文旅领域应用、社会服务应用等方面积极拓展卫星应用。

卫星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

赋能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

达成目标离不开行业实力,那么河南的卫星产业基础如何?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卫星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拥有卫星重点企业40余家,规划建设了北斗云谷、人民星云5G空天地创新应用中心等重点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河南已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省空间信息数据与应用中心)等平台,形成了新一代卫星通信、遥感、时空基准服务体系。

此外,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北斗峰会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快发展卫星产业,能充分带动我省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有效赋能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何心悦/文 张谷臻/图)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董明贵
少师级
阅读学习
2023-01-16
王永前
学士级
已阅读
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