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艾滋病母婴阻断“四部曲”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陈典洁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审核:张昕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和产后哺乳时都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导致儿童感染艾滋病。

尽管母婴传播不能完全避免,但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若在妊娠前、产时及产后做好防护准备,也可以生育出健康宝宝。

图1(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艾滋病母婴阻断的“四部曲”为药物治疗、安全助产、人工喂养和早期诊断。有效的艾滋病母婴阻断,通常可以极大地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越早进行母婴阻断,越能够大大降低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风险。

药物治疗[1]

对于男性艾滋病病毒阴性(简称男阴)女性艾滋病病毒阳性(简称女阳)家庭,在女方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持续控制的情况下可选择排卵期自然受孕或者体外受精。在男性艾滋病病毒阳性(简称男阳)女性艾滋病病毒阴性(简称女阴)家庭,也可在男方进行抗病毒治疗且病毒持续控制后,在排卵期进行自然受孕。目前认为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配偶间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特定情况下,如艾滋病阳性的男方未达到病毒抑制而试图自然受孕时,女方应在排卵期无套性交之前20天至之后1个月进行暴露预防。自然受孕情况下,艾滋病病毒阴性方无保护性交后必须进行HIV抗体检测,以排除被感染。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方感染,感染的一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并且病毒达到有效的抑制(低于检测值下限)是安全备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受孕成功率,降低传染风险,准确地计算排卵期非常重要,可以寻求妇产科医师的帮助。

如果在病毒载量检测受限或不可及的情况下,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再进行受孕。这种情况下,建议寻求艾滋病领域专家指导、阴性一方需要服用暴露预防药物。

如孕妇在妊娠早期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选择继续妊娠,可以到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在医师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不论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少或疾病临床分期如何,均应尽早终身接受抗病毒治疗。

患艾滋病的妈妈所生的婴儿必须服用抗病毒药物,而且需要在出生后尽早(6小时内)服用,具体服药方案根据暴露风险而定。

安全助产

对于已确定艾滋病感染的孕妇,可在医疗机构咨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问题,由孕产妇及其家人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做出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的决定。

对于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尽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医院待产。艾滋病病毒感染不作为实施剖宫产的指征。当病毒载量>1000拷贝/ml或分娩时病毒载量未知时,建议在妊娠38周计划剖宫产,以尽量减少围生期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对于存在以下任一情况的患艾滋病孕妇,不建议实行剖宫产,更应避免紧急剖宫产:

1.妊娠早、中期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规律服用药物且没有艾滋病临床症状;

2.妊娠晚期病毒载量<1000拷贝/ml;

3.已经临产。

然而,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应格外小心,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包括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使用流动的温水进行清洗,用洗耳球清理鼻腔及口腔黏膜,缩短新生儿接触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时间。清理过程操作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和黏膜。

人工喂养

虽然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使母亲血液、体液包括乳汁的病毒含量大大降低,但也不能确保绝对安全。对于患艾滋病的妈妈来说,原则上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但对于受经济水平或其他条件限制不能获得高质量母乳代用品的宝宝来说,缺乏母乳会带来营养不良、腹泻、肺炎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权衡考虑母乳喂养的必要。

米粉、动物乳制品等母乳代用品会造成宝宝脆弱的胃肠道屏障受损,增加消化道途径感染病毒的危险,因此,混合喂养是最危险的方式。

图2(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医务人员会帮助妈妈评估人工喂养的知识和技能、经济负担、代乳品的可能性,制订合理的方案并定期指导。

对于因不具备条件而不得不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要认真向医务人员学习正确的喂养方法和乳房护理知识,在整个哺乳期必须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母乳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 6 个月。母乳喂养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传播艾滋病病毒,越早停止母乳喂养越能够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

早期诊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生的宝宝,会被妇幼保健机构纳入高危管理。

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主要是因为血液或体液接触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所以,感染艾滋病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自己的血液或体液接触到宝宝。当宝宝出现伤口时,也应尽量减少与其接触。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12):715-735.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