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钦俦 南昌市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贾永兴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大众医学》杂志 执行主编
输 血
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不少急危重症患者通过输血挽救了生命。如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大出血,通过输血,不仅纠正了失血引起的血容量减少,防治了休克,还可以止血,因新鲜全血中含有大量血小板,其是血液凝固的主要成分。此外,输血还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但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拒绝输血,因为他们担心输血会传染上肝炎或其他疾病。事实上,输血是有适应证的。正常人体内的血液量约占体重的8%,即每千克体重约80 ml血。比如,一个60 kg体重的人,总血量约4800 ml。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科学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的血量在短时间内丢失30%以上,就有可能发生休克;如果其血量损失50%,就有可能致命,此时输血至关重要。因此,临床上常将因出血、创伤、手术、烧伤等在短时间内丢失全身血量1/3,或虽未丢失1/3,但伴有失血性休克(收缩压下降至90 mmHg以下)的患者作为紧急输血的指征。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紧急情况也要立即输血,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溶血性贫血、脓毒性败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且一些慢性失血的患者有时同样应进行输血。比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的钩虫感染及脾功能亢进等。
对于慢性失血患者,临床上除了要看其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根据这些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来决定是否需要输血。一般认为,红细胞计数低于2.4×1012/ml、血红蛋白低于70 g/L就要考虑输血。至于患者担心的输血会传染上肝炎等疾病,虽然不无道理,但可能性还是极小的,因为供血者一般都会做血液检验,只有健康人才允许供血。
输血除了有可能传播一些血源性疾病如肝炎、疟疾等外,还有可能引起输血反应(如发热、过敏、溶血等)。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临床已逐步建立了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是针对患者所缺少的或不正常的血液成分予以补充或纠正。成分输血既补充了患者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又避免了因输入不需要的成分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可以一血多用,节约了血源。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的重大发展,也为需要输血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献 血
一家大型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血液的供给,而有些城市或地区常会出现血源紧缺,从而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因此,呼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有些人担心献血会影响自身健康,因而畏惧献血。其实,少量献血对人体几乎没有影响。血液的主要成分是红细胞,其寿命约120天。人体内的红细胞不断衰减,又不断地由骨髓制造并补充到血液中“吐故纳新”,周而复始。正常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即每千克体重约80 ml血。一个60 kg体重的人,总血量约4800 ml。可以计算一下,如果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 ml,只失去了全身血量的1/24(以60 kg体重计算),这样的失血量对于人体是可接受的。而且献血还会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的制造生成,产生代偿性的血量增加。因此,呼吁健康人群积极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