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设计有很多立足点和着眼点,但究其根本,胜势是作战设计的逻辑起点。追求胜势,既是作战设计的目标又是作战设计的归宿,并贯穿作战设计全过程。
胜势是作战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将形成某一节点的优势作为善战者取胜的根本招法,揭示了因势而胜的客观规律。
势,《辞海》中的解释为:“形势;气势。如,山势;地势;居高临下之势”。亦称“位”。描述场的一种量。一般与物理场相联系,是一种物理学术语,分为引力势能和电势能,是随空间位置而变化的函数,其数值与势能有关。势能亦称“位能”。物质系统由于各物体之间(或物体内各部分之间)存在保守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下,系统的势能由各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一般说来,克服物体间相互作用力而发生位置变化时所做之功,会使系统的势能增大,这部分势能在系统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又被输出,其大小称为系统在这两位置之间的势能差。可见,势的本义有两种:一是形势、气势,是一种态势的统称。二是物理学术语,分为引力势能和电势能,是因空间相对位置变化形成的势能差,并通过力做的功来度量。
势引入到作战,揭示的是作战中要通过力量的有效运动形成正势差,并在适当的时空将这种势差释放到敌人身上,一步一步积累优势,一步一步形成对我有利的态势,即“胜势”,最终夺取作战胜利。因此,“胜势”既是一个结果,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在设计作战时,就是设计如何形成“胜势”的过程,“胜势”是作战设计的逻辑起点。“胜势”原是象棋术语,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于胜利在望之一方,称为“胜势”。围绕追求胜势,有几个核心概念,诸如力势、时势、位势、势差、谋势、造势、任势、胜算,是战场上对力量、时间、空间、谋略等作战基本要素的综合运用。胜势于作战设计而言,具有特定内涵。
首先,胜是目的,势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胜势是一个持续不断取得优势的过程和动作,不是一个名词,是为胜利目标而逐步谋势、造势、任势的聚优过程。势差是我们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力量、方法、技术、手段和谋略等多个要素,通过作战设计,形成高于敌人、强于敌人的正势差。作战设计过程中,不是每一个要素都必须有优势,但总有一两个要素占优势,而且是在某一时间点上起决定性作用,最终达成体系化整体优势。这种优势有两种:一种是对称条件下的优势;另一种是非对称下的优势。在一般的力量均势情况下,有一两个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就能达成优势。作战设计过程中,并不是在整个作战进程中都追求优势,而是在战役枢纽的几个决定点上形成即时优势,就能够达成胜势。 其次,作战设计思维方法的核心要义是求新求变,形成胜势。胜势是作战设计的逻辑起点,贯穿作战设计的始终。那么,在作战设计过程中如何追求胜势呢?作战设计要树立求新求变的“胜势”思维方法。作战设计的“魂”和“纲”是胜势,达成胜势的“桥和船”是求新求变,通过超前创新、先敌而变实现先机制敌。创新表现在作战方式创新、作战方法创新、打法创新、概念创新;求变表现在出其不意、奇正相生、构想求变、方式求变,“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通过作战方式的变革和变化,作战进程的因敌而变、先敌求变,战略上的策变、战役上的势变和战斗上的量变,最终达成结果的胜变。求新求变关键是形成决策优势和利用最先进理念、设计方法来增大胜算,进而夺取胜势。“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可见,总是用最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形成最优概念、构想和方式,是求新求变的重要支撑,也是夺取胜势的基本条件。
追求胜势取决于力势、气势、位势、时势和谋略的综合运用
作战设计的核心是作战方式设计,主体是作战进程设计,重点难点是作战概念和作战构想设计,理念是战建一致,要把握好战略局势、战役态势和战斗形势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力势是通过兵力塑造、部署和运用形成的一种势头,包括技术、力量和布局。力势是技术差和力量差造成的综合能力的优势,力势是基础,是取得胜势的核心要素,并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和战争形态演进而不断变化。作战中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最基本的就是谋取力势。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打的几场信息化局部战争,无一不是广泛从全球调动兵力,通过压倒性兵力部署优势形成力势,夺取主动权。
其次,位势是由于空间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势差。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绝对位置势差,即空间位置势差。如空中对陆上的打击,会占据优势,形成正势差。二是相对位置势差,即内线与外线势差。如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处于内线作战,阿拉伯联军处于外线作战,面对被动局势,以色列军队通过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形成内线中的外线,变劣势的负势差为优势的正势差,逐渐赢得了战争主动权。总体上看,未来作战,一国军队的外线作战力量主要包括高超音速武器、战略核潜艇、航母战斗群、太空作战系统等力量,内线作战力量即依托本国的陆、海、空、网络、电磁和认知域等力量,在作战设计时就要很好地统筹内线和外线的时空关系,确保形成正势差。
第三,时势是通过争夺时间资源形成即时优势的过程。也可分为两种:一是绝对时间优势,即正时间势差。可以理解为作战发起的突然性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军队选择以色列赎罪日当天发动突袭,赢得了战争的突然性和战争初期的主动性。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的战争目的是先发制人削弱阿拉伯国家军力,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武装力量。但为避免联合国和其他大国介入干预其战争效果,以军设计了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尽量缩短战争的时间窗口期,使得战争整体进程仅有6天,有效达成了战略目的。二是相对时间优势。即在敌我对抗的运动变化中,寻找有利战机,创造相对时间势差,赢得作战主动权。如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我志愿军38军113师与敌展开了时间争夺战,比撤退的敌人早5分钟插到了三所里,关死了美军南逃的一道重要“阀门”,即刻形成相对时间优势差,成为整个战役胜利的枢纽。在这些作战行动中,时间势差的夺取成为整个战役战斗甚至战争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第四,气势是指战场上军心士气形成的势差。正义战争和优良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就会形成士气的正势差。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正是凭借保家卫国的强大信念、不畏强敌的军心士气和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综上,追求胜势是通过塑造力势、运筹谋势、凝聚气势、把握时势、集成位势,进而夺取综合优势、达成胜势的动态过程。作战胜败,根本上是一种势的塑造、累积和转化,胜势是作战设计的灵魂。
联合出品:科普中国 光明军事
作 者:刘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