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作战方式究竟有何不同?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原创
聚焦强军兴军实践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收藏

据美军统计,从海湾战争以来的空地一体战中,持续数天的空中打击摧毁的地面力量只占30%,而地面决战开始后的100小时内摧毁的地面力量占到70%。这样的百分比分布要从两个方面看,首先,空中打击摧毁数量少,但这少部分也许正是地面作战难以消灭的敌精锐力量;其次,空中打击受到成本、攻击窗口期等因素影响,地面决战仍然是现代战争中消灭敌有生力量的主要形式。因此,坦克无用论和唯坦克论都是不科学的,只有把空地结合,才能讨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装甲与反装甲问题。

空地一体战趋势是一定的,但要看谁是需求牵引、谁是保障主体

在美国为我们演示的几场战役中,坦克的作用逐渐弱化。但从2015年起,在俄罗斯演示的几场战役中,与美国航空兵为地面部队提供“保姆式”空中火力支援不同,俄罗斯是以空中打击敌方有生力量作为需求牵引,由地面武装力量提供“保姆式”的清扫服务,其结果就是美国陷入了无限的治安战,俄罗斯却能快速取得战场的压倒性优势。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这很容易理解,人类是生活在地面上的,而能够保障别人,首先要保障自己,航空装备的行动需要抓住战机,即便是滞空时间再长的飞机,也不可能像地面部队那样去“静候指示”,因此,空地一体战首先没有错,需要明确的是空中和地面谁是这场战役的需求方,谁保障谁。

如果明确了空中装备发挥快速、精确打击的优势,地面战场服务于空中战场的话,坦克的主要武器就应该与空中装备有所区别,产生互补效应。这就是坦克的火炮为什么不能被取代的原因。穿甲弹的飞行速度快,于导弹相比不易被拦截,而这种快速的攻击武器只有高膛压火炮能够发射,因此反坦克仍然是未来战场绕不开的话题。反坦克手段主要有两种,即装甲与反装甲。

对于主战坦克来说,最近20年来,人们已经预先采取措施防止坦克遭到战列舰那样被淘汰的命运。尽管出现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飞机发射的灵巧弹药、光学纤维制导弹药、多管发射火箭系统等反坦克武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后坐力较低的火箭推进器,最大飞行速度远低于火炮发射的炮弹。但由此催生的坦克防护技术发展仅仅是将其它武器平台已经成熟的技术嫁接到本体上,响应式装甲或爆反装甲本身也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原理变化。因此,四代坦克的装备数量照目前看是要低于三代坦克的。

很多人研究军事一是看百度百科、二是看自媒体,现在四代坦克到底是什么技术门槛,世界各国科学家都暂时给不出一个标准的说法。未来坦克的火炮、装甲、发动机都已经被很多自媒体和杂志社的军事专家们“研究透了”,他们忽略或根本看不到的一个细节是最新的光导发光元件和数据处理设备发展对坦克攻击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在过去30年中,人们解决了坦克瞄准射击时如何识别和跟踪目标。美国曾在80年代研究把可见光信号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读懂的语言,完成自动瞄准,这很像今天我们手机上就能用的人脸识别。最终在坦克上解决自动识别目标的技术是热成像仪,它依靠目标自身与背景温度的差别来完成识别和锁定,在可见光谱范围以外,热对比性能最好的热像仪的热成像清晰度与可见光谱范围内的成像清晰度一样好,甚至成象色彩更好。以此为基础,坦克火控实现自动识别和完成瞄准的速度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刚刚诞生时需要20秒、首次大规模运用在实战中已经缩短至5秒、今天1秒内完成。目前坦克上普遍采用的大扭矩电动或液压马达使得炮塔和摇架能实现高动态响应,火炮调整姿态的速度和精度都远超过人工控制,使得坦克武器能实现动对动射击。

坦克在面对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威胁,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因此在未来30年,航空装备的滞空时长和地形匹配度还没有涵盖一场战役以前,地面作战虽然已经成为服务于空中作战的一个单元,但仍然是战争中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的主要形态,因此装甲与反装甲的问题仍然具有讨论的价值。

作者:刘晓峰,装备专家,长期从事武器装备论证、预研制工作,主持军工企业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为国防装备建设提供决策性重要参考1项,参与新一代装备关重件试制工作2项,为装备研制和使用部门提供重要建设性改进意见并得到采纳2项,拥有行业内著作1部,在《坦克装甲车辆理事会论文集》发表装备发展规划论文1篇。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刘晓峰

策划:金赫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