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鸿爪雪梨
策划:武玥彤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对于士兵来说,全副武装并不仅仅是指枪弹充足,除了前几期介绍的各种枪械外,士兵的携行装备、防护装备、后勤给养物资的重要程度丝毫不逊色。在冷兵器时代,单兵装备为盔甲、刀枪。发展至现在,士兵单兵装备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综合体现,所使用的各种武器、个人防护、生存保障等装备统称为单兵装备。
无论在哪个时代,一个军队的组织力高低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统一的军服、装备对于士兵管理至关重要。在冷兵器时代,大部分的地方军队的装备都是简单且非标准化的,即便部分强盛朝代中的少数精锐部队,一件军服,一套盔甲,一支长枪或长戈,再加上一副水壶和炊具,就是全部的装备。同时期的其他国家也是类似的,如十字军士兵的标准配置如下图。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热武器的发展,单个士兵的作战能力翻倍提升,士兵的装备也逐渐向功能齐全、作战与保障兼顾、人性化、标准化的方向进步。以一战之前英国士兵的装备为例,一套单兵装备包含了一只步枪及配套的子弹与刺刀、一套军服、一双牛皮作战靴、一只怀表、工兵铲、餐具、水壶等。除武器和服装外,其余装备通过大背包收纳在一起。这个时期的单兵装备虽然功能逐渐丰富,但均为对应功能的独立组件,士兵将数量众多的军需物资单件分挂在身上,并用皮带或者绳子绑在一起,对机动性的影响很大。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二战时期,各种单兵携行具已经逐渐成为了各强国的士兵标配。以美国海军陆战队M-1941背包为例,这款战术背包由上背包(Upper Pack / Haversack)和行李包(Cargo Pack / Knapsack)两个包构成,这种分体式的模块化设计思路一直沿用至今。作战时,士兵只需将战斗物资装在上背包携带,而生活物资则放在行李包随车机动。同时,各种武装带、斜跨式物资包也慢慢扩大使用,士兵单兵装备的功能进一步增加,但总的负荷并没有显著提高,且由于“人机工程学”概念的引入,士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反而有显著提高。以二战时德国士兵的装备为例,除了枪支弹药和餐具之外,还有防毒面具、雨衣、地图等战术物资,以及换洗衣物、针线包、地图、铅笔、香烟等生活物资。
(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的单兵装备发展是从抗美援朝时期开始的,当时我军士兵的物资已逐渐丰富,战士们也用上了帆布或皮质的背包与弹药袋,但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军单兵携行具依然沿袭传统。全副武装的士兵身上“五花大绑”般地捆满各种带子,从56式枪族列装后就开始配发的胸挂式弹药携行具、4仓木柄手榴弹袋、水壶、挎包、防毒面具被分件单挂,“左肩右斜”“右肩左斜”成为当时军人的标准作业程序,用两根背包带打背包成为新兵入伍后的必修课。
90年代,国产91式单兵携行具逐渐大规模使用,91式也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分为战斗携行具和生活携行具两部分。全备的91式战斗携行具可容纳4个56/81式自动步枪弹匣、4个木柄手榴弹、一柄折叠工兵锹、防毒面具、1日份野战食品、急救包和水壶等。而发展至06式通用携行具,除了前述必须物资外,该携行具和防弹衣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可保护穿着者身体重要部位,并可根据防弹插板的选型来提升防护等级,与同期的美军OTV战斗携行具的水平已基本持平。
一套好的携行具能在大大丰富士兵携带物资的情况下,同时减少士兵的体力消耗,提高其作战效能和徒步作战能力。然而士兵单兵装备并未仅限于物资方面。信息化作战的要求之下,现代士兵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战斗人员,而是一个信息化节点,现代士兵的单兵装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新材料技术、光电技术、红外技术、夜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对应的士兵单兵装备朝信息化、电子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下一期,我们将开始讲述单兵装备如何让士兵成为“超级战士”。
军事小百科:单兵装备指士兵为完成作战任务所携带的各种战斗、生存物资。单兵装备的重要性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而逐渐为人所知,同时,种类、功能也不断丰富、完善,近现代各种单兵携行具的发展也为单兵装备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