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邵永灵
策划:赵清建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网友提问:如果没有二战,核武器会这么早出现吗?
专家解答:
绝对不会,甚至可能不会出现。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用了22亿美元,如果不是战争的压力和动力,谁会拿出巨款去发展一种前途未卜的武器呢?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世界武器更新换代速度明显放慢,美国甚至取消了很多武器研发计划(科曼奇武装直升机),或者削减装备数量,停产(海狼攻击性核潜艇,F22战机),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现实需求,无需求则无动力,无动力则无行动。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世纪30年代,核物理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至少在理论上已经解决了核裂变的问题。但是,要在工程上完成原子弹的制造,甚至比解决理论问题更难,因为那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当时,大家更期待的是用原子能发电,造福人类。二战爆发之后,欧洲国家实际上已经停止了核能研究转而一心应对当下战争。二战期间,欧洲真正出现的新武器是德国的V型导弹。德国之所以在发展原子弹还是导弹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大家觉得后者更靠谱。在战争迫在眉睫和正在进行之际,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很快就能够投入战场的武器。
所以,如果二战仅仅局限于欧洲,那么原子弹恐怕也不会研发。巧合的是,美国参战了,一大批欧洲的犹太科学家跑到美国,他们知道德国在进行原子能研究,担心原子弹被希特勒抢了先机,所以建议美国发展原子弹。这里的关键是,美国远离主战场,享受和平的国内环境,经济实力又极其雄厚,有能力在打仗之余研发原子弹。但是美国条件那么好,也是在战争结束前夕才搞出来,勉强赶上个战争尾巴。
所以,如果没有二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动力发展一个耗资巨大前途亦不明确的新武器。原子武器的发展其实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二战,它因二战而生,二是冷战,它因冷战而急剧扩张,最终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
邵永灵,全军外宣专家,互联网舆情引导专家,火箭军研究院一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家电台电视台军事评论员,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被评为全军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著有《战争的句号》,《海洋战国策》,《美国女兵》,《军事风云录》,《导弹与现代战争》,《战争与大国崛起》。在新浪网开设实名微博(进击的女武神),悟空问答(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进击的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