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争中,地面部队的野战防空,一直是各国陆军研究和完善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低空甚至是超低空前来突袭的敌方有人/无人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对地面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为了应对这种来自低空的威胁,以近程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为核心组成的野战防空系统,成为了地面部队不可或缺的“保护伞”。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参战国双方就开始装备专门攻击敌方观测气球和飞机的高炮。为了方便移动,陆军士兵们尝试把高射炮安装在汽车上,在前线实施机动作战。
一战时期,法军在索姆河前线部署的移动式高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力量已经成为了战场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二战初期各国陆军的防空手段,主要是依赖防空机枪以及固定式高射炮。实战证明,高射炮的炮弹射高较大、杀伤范围广,是地面部队防空最为理想的武器。但固定式的高射炮往往要靠车辆牵引移动,在跟随部队行军的过程中一旦遭遇空袭,也难以及时展开对付敌机。
二战时期苏军用于要地防空的37毫米高射炮
1944年,在战场上已经失去空中优势的纳粹德军,为了减少地面部队面对盟军飞机空袭时的被动,研制了“东风”37毫米自行高炮和“旋风”四联装20毫米自行高炮,但这些自行高炮的产量和性能都较为有限,未能在战场上起到很大作用。
纳粹德军装备的“旋风”四联装20毫米自行高炮
进入冷战时期,拥有庞大陆军力量的苏联军队,急需一种可靠的自行高炮来为自己的“装甲洪流”撑起防空保护伞。在苏联研制的自行高炮中,最为有名的当属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为了适应喷气机时代的防空需求,“石勒喀河”装备了雷达火控系统,搭配高射速的23毫米高炮,在100米至1500米的低空防空作战中有着反应快、命中率高的独特优势。
冷战时期,苏军装备的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
随着现代战争朝着高科技方向不断变化发展,传统的自行高炮在在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效能逐渐下降。新一代的自行高炮呼之欲出。1975年,联邦德国陆军开始装备著名的“猎豹”自行高炮。这种自行高炮以“豹”1主战坦克的底盘为基础,以瑞士厄利空公司生产的两门KDA 35毫米链式机炮为主武器,同时还集成了先进的火控计算机、搜索/跟踪雷达和光电系统,这种具备搜索、跟踪和打击“三位一体”能力的双35自行高炮拥有强大的野战独立作战能力和抗电子干扰的能力,能够拦截在3000米以下低空飞行的敌方飞机、武装直升机以及巡航导弹。
德国陆军装备的“猎豹”(Gepard)自行高炮
此后,日本、英国等国先后开始研制和装备自己的“双35”自行高炮,我国也在本世纪开始装备09式双35自行高炮,进一步提升了地面部队的野战防空能力。
我军装备的09式双35自行高炮
为了弥补高炮的射高和射程不足的问题,将近程防空导弹与自行高炮结合而成的“弹炮合一”式防空系统也出现在世人的眼前,苏联/俄罗斯的“通古斯卡”和“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便是其中的代表者。目前,我国军工集团也推出了自行研制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用于出口外贸。
俄军装备的“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自行高炮经历了战场的洗礼,为了适应战争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化。作为陆军地面部队野战防空的“最后一道防线”,自行高炮在未来的战场上依然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Zero601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