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硬币的正反面:电视转播机与心理战飞机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原创
聚焦强军兴军实践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收藏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旋钮工作室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作为一款“不战而屈人之兵”,能够隔空对敌军士气造成巨大影响的特种军机,心理战飞机进入大众视野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根据相关公开报道介绍,中国空军也装备有“高新七号”心理战飞机,该机以运-8第三批次运输机为平台,搭载有相关的电视直播、光盘\磁带播放、电子干扰和广播电视发射系统,能够“接管”敌人的无线电视和广播频道,使敌人民众接收我方的宣传内容,以达到相应的战略或战术目的。

实际上,虽然“心理战飞机”听起来玄之又玄,但它一开始其实只是电视转播系统的一块组成部分,而且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应用于民用市场。

图为EC-130J“突击队独奏”心理战飞机。(来源:Airliner)

“同温层电视台”:首开先河,怎奈时运不济

在日本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之后,刚成立的美国空军顿时有大量的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处于闲置状态,而等待着它们的命运不外乎是拆解、报废。

因此,美国的各大科研部门看上了这些航程和升限都相当可观的空中平台,并将其改造为各种试验机,其中包括安装雷达的预警机、挂载X-1火箭飞机进行超音速试验的寄生平台机,甚至是气采样装置的飓风侦察机。

而在这些奇形怪状的试验机中,有一个小项目显得非常不起眼:在B-29上加装电视天线,以完成对美国人口稀疏地区的电视信号覆盖。根据发起该项目的马丁-格伦公司和西屋电气公司的计算和宣传,使用14架转播飞机即可覆盖美国78%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当时卫星技术尚未成熟(实际上卫星转播根本还只是纸面构想),所以这个计划是当时美国偏远乡村地区接收电视信号的唯一解决方案,被马丁-格伦公司和西屋电气公司寄予厚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进行了3年的理论试验之后,该计划的实验于1948年正式展开。由于相关设备被装设在了一架B-29B“超级空中堡垒”中,以3万英尺(9.1千米高,同温层自8千米起始)的高空飞行,所以该项目也在后来得名“同温层电视台”(Stratovision)。

图为“同温层电视台”的运作设想。(来源:OneTubeRadio)

在1948年6月,“同温层电视台”飞机在美国东部时间9点-10点转播了当时位于宾州首府费城举行的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同温层电视台”的一个里程碑。

根据事后的相关统计,单架“同温层电视台”飞机就达到了覆盖9个州的直播效果,完全符合西屋公司对转播半径400千米的相关预测。西屋电气公司还在俄亥俄州的赞斯维尔城设立了一个接收器,并邀请记者前来观看并报道,以证实“同温层电视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果。

随后,该技术在1961年被非营利组织“中西部空中电视教学计划”投入实际应用。该非营利组织为福特基金会所资助,使用一架飞行在7千米高度的DC-6飞机,向超过一万三千所学校发送UHF电视信号,估计覆盖学生数超过五百万名,在当时可谓是非常可观的数字。但在1968年,西屋电气公司和这个非营利组织爆发了法务冲突,该计划随即无疾而终。

越南上空的电视台:从士兵娱乐到对敌攻心战

不过,这项技术并没有被雪藏。在美军开始介入越南战争之后,美军司令官们很快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缺少了电视和广播,美国大兵们不仅难以在作战之余娱乐以放松身心,就连信息的迟滞也很成问题。

至此,美国海军专家迅速改造了4架C-121“超级星座”运输机,使其安装了“同温层电视台”系统,并紧急向南越调拨了数千台电视机。当年10月,驻扎南越的美军士兵已经可以观看于美国本土举行的职棒年度锦标赛,这对提振部队士气的作用不言而喻。

图为在南越执行转播任务的NC-121J。(来源:Mark Garcia摄)

除此之外,美军也尝试在南越的公共场所安置电视机,以此作为向南越民众进行宣传的平台,这成为了机载心理战的原型——西贡周围的民众很喜欢这些免费观看的电视机,不久之后负责向美军每天播送三小时节目的NC-121J机组就不得不多工作一个半小时,以向南越频道提供相应时长的节目。

在随后的多米尼加内战中,“同温层电视台”技术被首度扩展,应用在覆盖当地电视台信号的方面。至此开始,现代心理战飞机的技术概念便走向成熟,并在之后的伊拉克战争、南斯拉夫冲突中大展身手。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