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无问西东》里沈光耀为何选择开飞机撞沉日本军舰?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原创
聚焦强军兴军实践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收藏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于飞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2018年初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无疑是今年中国最受关注的华语大片之一,片名出自清华大学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影片中由王力宏饰演的清华学生沈光耀,投笔从戎,慷慨报国,最终驾驶战机撞沉日军敌舰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那么,沈光耀为何不跳机求生,不妨从这件事的历史原型中去科学分析。

沈光耀这一角色的原型,是被誉为“笕桥之鹰”的烈士沈崇诲,2015年8月24日,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沈崇诲是那个时代的“高富帅”,其父沈家彝是著名法学家,他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1932年12月考入笕桥航校第三期,毕业后曾留校任飞行教官,后调任空军第二大队第九中队中尉分队长。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爆发。8月14日,沈崇诲奉命随第二大队轰炸日军第三舰队,给了日军沉重打击。五天后,沈崇诲再次奉命轰炸日本敌舰,遇敌战斗机袭击南京、杭州,沈崇诲在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与第九中队飞行员升空执行任务,在飞临日军舰时,所驾904号战机发生故障,尾部冒出浓烟,速度减慢,脱离战斗队形。此时,日军旗舰“出云号”正指挥航队与中国空军激战,沈崇诲与同机的投弹手陈锡纯驾机撞击“出云”号,壮烈殉国。

电影《无问西东》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与重新塑造,让观众对抗战期间青年知识分子赤诚的报国热情感同身受,笔者就从科学角度补充分析这一历史事件,让读者对沈崇诲的报国壮举和英雄事迹加深认识。

沈崇诲撞日军舰驾驶的飞机是诺斯罗普2E轰炸机,这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生产的一种单发双座攻击机,是在“伽马2E”小型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属于轻型轰炸机,全长8.78米,翼展14.63米,机高2.99米,一般坐两人,飞行员和投弹手。

作为轻型轰炸机,它的特点是重量轻,重量仅有2吨多一点,所以速度可以很快,装备莱特R-1820-F3型710马力的引擎,爬升率能达到每秒4.93米,航速可达到350公里/小时左右,具有较强的中低空轰炸能力,尤其轰炸的精度较高,不容易被敌机追击。

当然,因为重量轻,此种轰炸机也有一些缺点,主要在于航程较短,仅有800公里,攻击范围很有限。另外,由于是轻型轰炸机,飞机载弹量不大,不过450-500公斤而已,虽然有一定自卫火力,机翼2挺机枪,机尾1挺机枪,但毕竟没有装甲防御能力,该轰炸机一旦被敌人战斗机和防空炮火击中,往往不是被击毁就是重伤。

这里可以将此款轻型轰炸机和同时期美国飞机制造商马丁公司推出的马丁139WC轰炸机做一个对比。1937年,中国向美国订购了9架马丁137WC轰炸机。这款轰炸机在中国空军服役期间,最著名的战绩便是1938年5月19日,向日本长崎地区进行的“传单轰炸”。

马丁139WC轰炸机属于当时先进的中型轰炸机,最大时速也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但是重达7吨,载弹量接近2吨,航程可以高达2200公里。它的防御能力很强,机身有一定装甲,还有3挺自卫机枪。

而沈崇海撞向的“出云号”,是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海军旗舰。这艘排水量近万吨的装甲巡洋舰由英国制造,长121.92米,宽20.93米,吃水7.37米,主机功率14500马力,航速20.75节,编制672人。

虽然该舰服役年龄长,但装甲坚固,水线装甲178毫米,甲板装甲102毫米,司令塔则为356毫米,而且火力十分强悍:装备203毫米炮4门,150毫米炮14门,12磅速射炮12门,2.5磅速射炮8门,450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沈崇诲奉命轰炸此舰,已经没有炸弹可投,且飞机突发故障难以返回基地,如果选择跳机,大概率飞机会被军舰的高射火炮和高射机枪击中。

当时飞机的机械故障,很可能是致命的。1937年距离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第一架飞机,不过34年而已,设计不完善在所难免。 而且当年的诺斯罗普2E轰炸机,大多是从美国运来,在笕桥航校工厂组装的,都是将各部大件主体成品,如机身、机翼、机尾等组装起来,再装发动机、起落架、仪表等,当时中国的很多技术都不太成熟,包括焊接、铳压、钻孔、焊接、热处理等,到整个飞机完成总装,所以发生机械故障的概率很高,导致飞机很脆弱,不是很安全。另一方面,沈崇诲所在的第二大队是8月14轰炸日军行动的主力,一天参与了3次对敌空袭行动,如此频繁出动,会加速机械疲劳。

众所周知,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所以飞机的飞行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轻型飞机。当时的天气原因也不乐观。当时正是台风高发的季节。根据历史气象资料显示,8月14日沈崇海第一次执行轰炸任务时,气压很低,云层低气流紊乱,天气恶劣,上海地区正值台风过境,风速达每秒22米,东海的中心形成了低气压,天空还下起暴雨,云层浓厚,导致中国战机轰炸“出云号”任务失败。

当然,笕桥航校的校训也应该影响了沈崇诲。笕桥航校曾有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此校训可能也对沈崇诲、陈锡纯有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沈崇诲选择以身报国,除了主观的爱国情怀,也有一些客观原因,总的来说,他的行为值得后人崇敬和永远铭记。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