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AG600首飞成功 这“两栖巨兽”有何神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原创
聚焦强军兴军实践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收藏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赵清建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成功首飞。那么,作为我国大飞机家族的“三剑客”之一,既能上天又能下海的AG600有啥神通?研制过程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呢?

AG600首飞现场

AG600能干些啥?

AG600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以及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等任务的需要。

AG600船身细节

我们可以看到,AG600飞机采用悬臂式上单翼、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单船身水陆两栖飞机布局形式,选装4台国产涡桨六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具有载重量大、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的特点。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森林灭火、特种灭火效率高,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4000余平方米;海上救援能力强,可快速响应、快速到达,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救援行动,起降抗浪能力不低于2米,可一次救助50名海上遇险人员。

AG600攻克了哪些技术难关?

AG600飞机从国家立项型号研制启动至今,各参研单位先后克服一系列难题,攻克了气水动融合布局设计与试验技术,高抗浪船型机身设计与试验技术,复杂机构高支柱起落架设计制造技术,海洋环境下腐蚀防护与控制设计技术,气水密铆接制造技术,机翼薄壁高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型技术,多曲变截面船型机身结构装配制造技术等多项技术难关,探索研究并确立了水上飞机适航审查方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研发技术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水面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为新型水面飞行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发人员在进行检查

研制AG600有何意义?

AG600飞机的研制发挥了航空工业大协作的优势,按照“主承制商-供应商”的模式,构建了以航空工业通飞作为责任主体,以航空工业特飞所/通飞研究院作为总设计师单位,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作为主承制单位,国内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参与的研制体系。并坚持自主创新,以国内供应商配套为主,全机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中98%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全机机载成品95%以上为国产产品。培养了20多家系统级供应商,带动了国内一批民用航空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促进了国产成品民机适航体系建设,对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G600飞机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