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于川信:期待军民融合“陕西模式”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原创
聚焦强军兴军实践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收藏

光明网讯(记者 毕孝斌)“陕西在航空航天领域是强项,如果能在全国军民融合的大布局中明确自身定位,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里,一定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在2017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陕西赛区)决赛开幕之际,记者来到军事科学院,对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进行了专访。

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卫国。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的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目前总的来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许多的成果,比如C919大飞机、深海探测等等”谈到军民融合当前发展状况,于川信首先表示了肯定。“但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军民融合一定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融’的不够深、范围不够广、方法还不够准确等。”

陕西为我国的“军工重镇”,拥有一大批国防科工单位、科研院所,及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因此,无论是在“军转民”,还是在“民参军”上,陕西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以及相对迫切的需求。

针对军民两方面转化,于川信认为应当共同推进,不应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军转民’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和技术,但这项任务还是非常重,因为现在有很多‘军转民’没有‘转’出来,如果能够很好的将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对我们供给侧改革以及技术拉升和转型作用非常大。”而在“民参军”方面,于川信称,各级正高度重视。“首先我们不能低估民营企业的力量,他们拥有体制机制以及人才优势,发展非常迅猛。”

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政策法规与体制暂不完善;其次是需要平台与系统对战略进行体系化支撑。“许多民营企业拥有很好的技术,在前期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想要走到‘参军’的道路上来还是有许多障碍。”有了政策法规等顶层设计,还需体系化运作,“下一步,我们要将各个类型、各个领域内的企业集纳到一个体系当中,使其在纵向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横向上也能够听到它的声音”于川信说。

作为军民融合的“前沿阵地”,陕西在军民融合发展中不断“试水”。2016年11月28日,由西安市发改委、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联合发起成立了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站在布局的角度,该研究院正属于于川信所说的“横向系统”。 该系统充分整合运用科研力量和创新要素资源,以需求为牵引,推动区域性军民融合科技资源统筹和科技创新。

谈及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于川信表示,希望能通过研究院推动示范区建设,为相关企业及单位作为科学化指导。最重要的是能够探索出能够为其他地区所借鉴的军民融合模式。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