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百年老将”迫击炮有哪三大绝活儿?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原创
聚焦强军兴军实践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收藏

  迫击炮是单兵手中的“大炮”,情急之下,完全可以徒手操作,这位有百年作战经验的“老战士”在战场之上雄风凛凛、英姿飒爽,静如蓄势之处子,动若万钧之雷霆,弯可曲射越层峦,直可平射入窟穴,歼敌于近在咫尺的堑壕,高于千尺的绝壁,有着一身的“绝活儿”。

  绝活一:简便射击,以快制敌

  1935年元旦刚过,红四团发起强渡乌江的战斗,正当第三营等待竹筏返回准备过江的时候,乌江对岸国民党守军的预备队向已经过江的第一营猛压过来,第一营且战且退,被迫退到江边。

  军团直属炮兵连原来是炮兵营,但目前只剩下2门82迫击炮。

  陈光师长问:“还有几发炮弹?”

  “还有5发。”赵章成如实向陈师长报告。

  陈光师长向对岸国民党守军一指:“看到敌人没有!把敌人打回去!打不回去,拿着脑袋见我!”

  赵章成接受了任务,转身扛起迫击炮炮身来到江边,亲自操炮射,他一只脚往前伸出半步拉成弓步,没有炮架,没有瞄准镜,闭上一只眼睛吊了吊线,右手托起迫击炮弹,把炮弹送进了炮膛。

  图注: “简便射击,以快制敌”作战示意图

  “轰!”一声巨响,炮弹在江对面国民党守军预备队的背后爆炸。赵章成仔细地瞅了瞅弹着点,用手指头瞄了瞄,然后又捧起一发炮弹,举过头顶,跪下一条腿,迅速将第2发炮弹滑进炮膛。紧接着第三发、第四发炮弹连续发射,向红军滩头部队反冲击的敌群被一阵阵浓烟覆盖了。红四团第一营滩头部队乘势发起猛烈进攻,很快占领了乌江北岸的渡口。

  绝活二:平射入穴,直捣黄龙

  1980年10月15日,中越边境地带罗家坪地区的气温33度,担任收复罗家坪大山的各分队陆续向指定地域进发,迫击炮分队在进至312高地时,遭到左前方陡崖上一个洞穴内越军暗火力点的偷袭,前进的道路却被火力封锁。左边是深沟,右边是峭壁,要想从此处通过,必须打掉该火力点。连长经过对周围地形的研究,发现越军的火力点位于峭壁上的洞穴内,距离我军120米左右,中间是一条宽约50米深30米的山沟,洞口宽不足2米,高约1.5米,洞口还有用石头构筑的胸墙,迫击炮采用正常的射击方式根本无法凑效,连长决定让一排采用平射的方式打掉该火力点。一排长指挥一、二、三炮分别就近选择有利地形,占领阵地,完成射击准备,用自制的标尺板进行瞄准,各班瞄准好后,一排长下达“一发齐射,装填”的口令,装填好后,排长下达了“预备──放”的口令。三发炮弹呼啸着向敌人所在的洞穴直飞而去,其中一发直接飞入洞穴内爆炸,另外两发分别在洞口的正上方和左上方爆炸,敌人的火力点应声哑火。

  图注: “平射入穴,直捣黄龙”作战示意图

  绝活三:瞄后打前,指东打西

  2010年10月,某部炮兵连在演习中担负随伴火力支援任务。12日8时整,演习开始,阵地副连长一声令下,作为基准炮的四炮首发就靠近目标,全连立即转入效力射。但射击指挥员下达修正口令转入效力射时,四炮却报告基本瞄准点消失。原来,在射击开始前的射击准备过程中,四炮长选择了草丛中的独立小树作为基本瞄准点,但实际上那是隐蔽在草丛中的一辆装甲车的天线,一炮手在标定基本瞄准点时也丝毫没有察觉。战斗打响后,那辆装甲车离开隐蔽位置冲向敌阵,基本瞄准点就随之消失。没有了瞄准点,火炮也就失去了方向转动的基准,好在四炮还在火炮右后侧选择了一块独立石作为预备瞄准点。班长立即下达了转用预备瞄准点的口令,一炮手迅速按照班长下达的方向瞄向预备瞄准点,瞄后打前,同样完成了射击任务!

  图注:迫击炮图装填操作

  结语

  对于迫击炮,很多人觉得它其貌不扬,尤其在新兴制导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似乎已经很“老土”了。然而,迫击炮在战场之上的惊艳表现让它成为了世界上装备最为广泛的步兵随伴武器,而且,随着迫击炮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提高,这位“百年老将”肯定还会在未来战争中继续大放异彩。(来源:兵工科技)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