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独家专访 | 卫星应用产业产学研的一次思想碰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原创
聚焦强军兴军实践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
收藏

近日,“2016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暨“2016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于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天地海三位一体的卫星服务”,主要研讨卫星应用如何融入信息网络发展之大潮,如何发挥卫星在广域覆盖、“动中通”、移动宽带等方面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航天新媒体记者有幸于会议现场对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程晓教授及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张丽玲董事长进行独家专访。

张丽玲董事长(左)、程晓院长(右)

记:程院长,请您结合您在高校多年的学术探索及在研究机构的实践经验,谈谈对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看法。

程:卫星产业,尤其是遥感产业,做卫星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卫星的重点还是要能拓展应用。尤其是像张总这样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一定是冲着盈利来到。所以,一定要与社会大众结合起来才能挣到钱。曾经我见到一位浙江的市长,他就说,我们浙江就是草根经济,所以一定要面向人民大众、民营经济。卫星产业现在趋势很好,但应用一定要加强,尤其是对卫星数据的挖掘。卫星发射越来越多,就像矿山越做越大,但采矿的人很少,所以要组团采。采矿的人越多,才能把矿山挖开。中国的产业与科研的结合还不够。今天大会上我也看到很多企业代表,听了他们的报告发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还远远不够。

记:张董,您作为卫星民营企业的先行先试者,请您谈谈对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的看法?

张:正如程院长刚才所说,民营企业参与中国卫星应用产业需要盈利。以浙江丽骓与北师大为例来谈。我公司负责微小卫星研发、制造、总装、测试、发射工作;程院长则主抓地面测控与数据处理方面。双方应当结合起来对微小卫星大数据的应用进行推广,面向全市场,最终找到应用基数最大的用户群体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举一个通信方面应用的实例:当今社会,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若能达成对这些手机用户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我公司就能在这一过程中收取大数据终端服务费作为主要盈利方式。可以说,我公司的产业方向是极其清晰的,那就是面向大基数大众。公司的终极目标是:我们发射卫星、接收数据,并争取每条数据都有相应的渠道实现物尽其用。

记:程院长,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7月在嘉善建设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开展卫星遥感大数据应用研究示范。这对国内国际合作有何促进作用?

程:这正是我想说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做地面站?中国已经有如此之多的卫星上天了,但这些卫星都不拍极地,甚至很少拍中国以外的区域。核心的原因,一是我们不关心这些区域,第二是数据无法下传到地面。因为我国的地面站都集中在国内,都是各个部委等体制内的地面站,甚至各部委的站之间都不互相接收,海外更是没有站。今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别让卫星在天上空转》。人民日报刊发这一主题,说明我国现在存在很严重的卫星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很快,又将有如此多的民用卫星上天,我们称之为“民星”。这些体制内的地面站受到合法性和其他一些规定的限制,更不能支持“民星”。那么这些做“民星”的企业怎么办呢?总不能每家企业都去全世界建地面站吧?并且想去极地建站更是难。我们则不同,一直在做极地业务,所以正好有这个优势。但是,民间资本或者说非部委建站没有经验可循。所以我们在嘉善先建第一个地面站,进行尝试,力争把整个路子走通。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内建立网络,再加上极地的网络,希望能够不仅服务于“民星”,也能够服务于我国政府的卫星。实质上,中国气象局的卫星,比如“风云四号”,需要海外建站但又无能为力,只能租用挪威一家公司在南极洲的站,每年服务费上千万。等于说,这些钱都被外国人赚走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大学参与的模式取得全球地面站组网和运营的突破,切实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

当然,我们的地面站在服务于卫星的同时,我们也能汇聚到大量的数据。因为国外很多的卫星遥感数据是免费的,我们还可以用服务换数据,通过积攒这些卫星数据来推进卫星大数据的应用。我们未来的梦想是三年内建成一个亚洲最大的卫星数据中心。

记:程院长,在上午的论坛中,您介绍了南北极卫星的情况。请问这对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有何启示?

程:我国现在的卫星设计,很少设计极地观测任务。表面上看上去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意识问题。中华民族是没有侵略性的民族,“安于现状”的思想延续了几千年,因此国人非常缺乏极地意识与海洋意识。新一届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极地与太空都纳入新疆域来考量,这就是对“封闭意识”的一种伟大突破。我认为,未来我国的卫星一定要设计“极地模式”,正如欧美国家,都将极地作为极其重要的观测对象。最终,我们希望将“站网”编织起来之后,能让大卫星们也参与进来。毕竟,中国的遥感卫星已经够多了,至少国家控制的遥感卫星已经超越了美国,没必要再单独发射极地卫星。我的建议是通过建立极地卫星地面站,服务于我国卫星以换取他们在极地拍摄,最终实现“走出去”,让卫星观测关注极地。

记:程院长,可否请您谈谈北师大一号星座计划和后续应用?

程:我们一直在做北极航道的海冰冰情监测,所以对相关卫星数据的需求非常强烈。另外,我认为我国在南海船只活动的监测能力尚有待提高。上述两个应用都受制于数据的缺失,经过前期讨论论证,我们决定把AIS和遥感技术都装配在这颗卫星上,在轨道的设计与任务规划方面以南海和极地为主。目前,方案论证已经开始,我们计划先发射两颗卫星作为示范星,进一步构建星座。

记:张董,请您从亲身经历角度,谈谈民营企业弄潮卫星产业遇到的困难。

张:个人认为,民营企业进入中国商业航天比上“蜀道”还难。当然,这对于先行先试的头拨弄潮儿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创新发展的机遇,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主要遇到两个困难。一是,和国内外高层次科研人员的沟通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对外行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这一点我可是深有体会!科研人员独特的思维模式需要配套独特的沟通方式。如此被“浸染”了五年,现在的我也变成“二次元”的了!二是,政策壁垒很难打破。整个社会对商业航天尚持怀疑态度,这就需要所有参与进来的民企、民企所在当地政府甚至更高的国家层面协同共进,让中国商业航天开花结果。

记:程教院长,您怎样看待产学研协同发展?

程:作为高校,我从切身角度谈谈这个问题。事实上,此前我与浙江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张丽玲董事长就探讨过这个问题。民营企业涉足航天前期投入巨大,后期收益亦充满不确定。高校、民企唯有整合资源、协作共赢才能在产业发展上真正有所建树。打个比方,北师大的科研与学术力量加上利骓的产业资源,可以在测控、联合应用推广、遥感大数据中心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合作。我们可以成立诸如“‘丽水一号’高校发展联盟”等,呼吁各高校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切实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要知道,所谓“几百亿”的收益那是未来的梦想,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面对卫星应用产业的大潮,民企、高校应该勇当“先锋”,而不是“先烈”。

记:张董,您对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有何期待?例如像程教授这样的资深科研及学术力量。

张:首先,个人认为,地缘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已经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相应的,上海在将来毕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从嘉兴乘高铁前往上海仅需25分钟,上海周边很难再找出距离如此之近且发展成熟的城市。而程院长极有远见地将地面站选址在嘉善。因此,未来我们和程院长的合作将是紧密与务实的,将符合互推互进的双赢模式。

其次,利骓电子的发展方向是联合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在科研及应用推广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建立商业遥感微小卫星大数据库,力争建成全球最全面的大数据平台。我们计划和程院长那边联合布局80~120颗数量级卫星的研制、发射、测控及数据应用推广。

第三,我的体会是:一定要“找对合作伙伴,组对合作团队”,只有方向、目标、思想、价值观都一致的人才值得聚拢到团队中来。

记:最后,借德高望重的杨千里部长送两位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访谈——进了卫星之门,就努力坚持下去吧!

(来源: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孙忆鸿。原文载于卫星应用微信公号,已获授权转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