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眼下正大力推进“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教学改革。
实战化教学目的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但目前对“实战化教学”尚缺乏系统成型的定义和做法,根本原因在于“实战化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训练的实践,具有不断拓展的内涵和外延。
当今世界,多个科技领域呈现出系统性突破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催生了大批新兴产业和行业,这种变革也延伸到军事领域,推动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一轮军事革命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与此同时,根据各主要国家军事改革的规划、进展及其武器装备的研发情况判断,202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军事力量分布失衡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美国施行“重返亚太”和“再平衡”战略,在我国周边强化军事同盟体系,加强海空力量在亚太地区的部署,是东海、台海和南海形势紧张的根源,并推行“第三次抵消”战略,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实力差距。
在上述形势下,能打仗打胜仗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用创新的理念认识和理解实战化教学,从创新的角度找准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将创新素质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核心素质。
如何实施教育、教学、训练,反映出一支军队对战争和安全威胁的认识,以及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看法,它应该根据科技发展、形势变化、国情军情,体现出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要以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军队院校教育等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关于推进实战化训练的文件精神,聚焦强军目标,坚持战斗力唯一根本标准,着眼提高实战化水平,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实战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强军工程、创新工程、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攻坚工程。制约我军实战化教育、教学、训练水平提高的一些问题存在多年,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因此,改革不但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更需要创新的理念和举措。
实战化教学涉及办学治校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材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军民融合办学等多个方面。要结合院校和部队实际,理解和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研究和解决制约实战化教学的矛盾问题。
教育、教学、训练周期与军事领域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同步,且往往滞后于军事领域的发展。为此,实战化教学应紧跟军事领域发展步伐,反映军事领域最近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准确把握各领域、各方向和各专业的前沿,考虑到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具体要求、教学标准,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实战化教学应体现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和制胜机理。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力是最重要的战斗力,信息知识、能力和素质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评价指标。实战化教学应充分体现“信息化”主题,增大投入,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手段,推动教学在理念、方法、内容上的信息化改革。
实战化教学中,在知识上,应体现出前瞻性、前沿性和探索性,对于一些尚处于研发阶段、具有发展潜力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应在教学内容中予以体现;在能力上,重点是体现在实操、实作、实习、演训等关乎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提高学员发现难点问题、寻求制定解决方案、实践加以解决的能力,以适应更高强度、更加复杂、更具不确定性的未来战争环境。
(作者:李大鹏 单位:海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