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遇到一位哺乳期妈妈,她在哺乳过程中乳汁淤积造成乳房疼痛,但以为这是哺乳过程中正常的事情,就用吸乳器帮忙缓解乳房的胀痛,但是乳汁的淤积似乎变得更加厉害,无法忍耐疼痛,最后她不得不求助医生。
当她就医时,肿胀的乳房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化脓症状,脓点即将溃破皮肤。好在她的脓肿比较小,切开引流之后伤口也很小。有的妈妈会问,乳房都化脓了,这个乳汁还能让宝宝吃吗?当然可以,接下来我们聊聊乳腺脓肿。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乳腺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而进展的结果,是乳腺炎最严重的阶段。一般我们看到妈妈乳房局部的表现以及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就能诊断乳腺脓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脓肿形态、深浅、距离乳头的远近以及是否合并坏死,感染细菌的类型不同,妈妈的症状及辅助检查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比较大。乳腺脓肿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切忌随意的判断和处理。
乳腺脓肿的治疗原则就是及时将脓液引流,传统的治疗措施是切开引流术,目前越来越多地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母亲的痛苦,减少局部创伤,降低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在乳腺脓肿治疗期间,我们会帮助妈妈找到发生乳腺炎及乳腺脓肿的原因,减少复发的机会。 比如发生乳头损伤时,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来帮助母亲掌握哺乳的技巧。有效的预防乳头损伤,也是降低发生乳腺炎的机会。大部分产生乳腺脓肿的原因是乳汁淤积,以及不恰当的使用吸乳器,或者非专业人员进行盲目的乳房按摩。
其实我们的乳房在宝宝还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就在为宝宝出生后的泌乳做了准备,而当胎盘排出之后,便正式开启了哺乳历程,所谓的开奶就是宝宝的第一口吸吮。随着泌乳过程的进展,乳房会经历生理性的乳胀,一般在产后第三天左右开始发生,这个时候也是哺乳妈妈最容易去求助开奶师的节点,此时做乳房的按摩的确有一些帮助,但无法真正地解决生理性的乳胀。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宝宝的吸吮,没有宝宝的吸吮,没有频繁的吸吮(新生宝宝一天需要8~12次的吸吮),即使是每天进行乳房按摩,仍是无法真正解决涨奶的问题。
那该如何正确使用吸乳器?
宝宝频繁吸吮是保持奶量充足的最好方式。在正常哺喂的情况下,我们不太需要吸奶器。有时候乳汁过多,喂养后乳房仍有不适,建议通过适当用手挤奶,移出一点乳汁即可,若用吸奶器大量移出,只会让乳汁越来越多。用吸奶器之前对身体乳房进行“热身”有助于乳汁分泌,我们的身体需要“前戏”才能更好地进入状态。可以用热毛巾热敷,也可以先温热吸奶器的罩杯,妈妈还可以先喝杯热水接着做一些放松的活动,例如扩胸运动、让背部感觉舒适的运动或者按摩,也可用双手以非常轻柔的方式按摩乳房,包括轻柔刺激乳晕,看自己喜欢的视频、照片,听音乐等等,这些都能帮助乳汁移出的催产素分泌,使得奶水更易。如果使用手动吸奶器,可以快频率轻轻按压(不要按到底)来刺激奶阵,再慢频率按到底来吸奶,这是模仿宝宝吸奶模式。
还有,不要用错吸奶器的罩杯。通常情况下,合适的罩杯尺寸,是将吸乳罩杯贴在乳房,乳头位于乳罩管道中央。不吸奶的情况下,乳头与罩杯管道之间有2mm左右肉眼可见的空隙。我们会认为乳头根部直径加上4~6mm,是通常合适的罩杯尺寸,但我们更建议基于数字的同时加上开机体验的感受,做决定选择。
友情提醒:只要是不同品牌的吸乳罩,都不建议互相更替使用。因为马达主机和对应的罩杯是共同的设计,罩杯本身的设计,比如管道的长度都是与原吸奶器设计相匹配,随意搭配并不安全。使用吸奶器不是吸得越久越好,建议每一侧使用时间在15分钟左右,因为长时间使用可能会损伤乳腺,而不能提高泌乳刺激。尤其是在乳腺管堵塞的时候,吸奶器的过多使用可能会使局部软组织损伤,进而造成水肿。
患乳腺脓肿的妈妈,因为乳房局部的疼痛、往返医院的奔波以及对婴儿不能母乳喂养的担心等等,会出现身体疲惫以及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需要家人给予妈妈支持、鼓励和安慰。有些妈妈担心继续哺乳会影响脓腔以及伤口的愈合,会出现想要回乳的意愿,但是因为回乳措施实施之后,乳汁的合成并不会立即停止,短期内对局部漏乳的改善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具体到每个患病的妈妈个体,建议由医生评估漏乳与脓腔愈合的状态,权衡回乳及继续哺乳的利弊后慎重决定。
乳腺脓肿的妈妈是否继续哺乳,还要受到药物的安全性、患侧脓肿创口的位置以及母亲对患侧乳汁排出脓液的担心程度的影响,而健侧乳房的哺乳问题只取决于所用药物对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影响。
患侧乳房除了使用药物的影响外目前没有不能哺乳的证据。如果妈妈担心排出的脓性分泌物感染婴儿,可以通过手挤奶的方式及时排出可能被污染的乳汁,然后就可以给宝宝哺乳了。
在乳腺脓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切口或者穿刺口、引流口漏乳,不会影响继续哺乳。漏乳的确会增加护理难度,妈妈可以用碘伏自行消毒穿刺点或者引流口,外面敷无菌纱布,在纱布湿透以后要及时更换。
文中提到的这位妈妈也是跟大家一样有类似的担心,为了安抚妈妈,我们对她的乳汁进行了细菌培养,培养两天的结果显示没有细菌生长。
所以,乳腺脓肿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其护理措施需要经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后,给出专业的护理指导意见。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