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宝宝出现间断性的肚子痛,很多家长心急则乱,生怕是严重的肠道疾病。这种肚子痛诡异得很,特点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疼痛会突然发作,宝宝的小脸立刻煞白,可能疼得直不起腰;一旦这阵疼痛过去,宝宝又立刻恢复如常,跑跳玩耍、吃饭睡觉都无异常。如果是这样的肚子痛,则有可能是宝宝成长道路上的一种逃不掉的“必经之路”——胃肠生长痛。
长得快、血不足、神经不稳定,肚子也会生长痛
说到“生长痛”,许多家长并不陌生。生长痛多表现为下肢的肌肉性疼痛,比如宝宝无缘无故地喊腿疼。原因是宝宝长得太快,但局部肌肉和筋腱的生长发育还没来得及协调好。除了下肢,其实肚子也一样会有生长痛。它被称为“胃肠生长痛”,多表现为肠胃的间歇性痉挛,主要原因是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血液循环不良。这2种生长痛,2~13岁的儿童都可能遇到。
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宝宝,骨骼马不停蹄生长的同时,胃肠也在加紧步伐地发育,精微营养全靠气血输送。一旦宝宝生长过快、气血略微不足,同时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失调,就会出现痉挛性收缩、阵发性疼痛。这就是家长担忧又摸不着头脑的胃肠生长痛。
腹痛是不是生长痛?3个特点好辨识
儿科常常被称为“哑科”,宝宝哭闹说肚子痛,没有经验的家长一时还真不好辨原因。更何况,胃肠生长痛是没有规律的,痛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轻则腹部不适,重则痉挛样痛,甚至会面色发白,恶心呕吐。有时还会听到宝宝肚子内有“咕噜咕噜”的声音。就连经验不足的医生,也往往会误把胃肠生长痛看作是慢性阑尾炎。
胃肠生长痛区别于其他腹痛,主要有3个明显特征:
① 持续时间短,发作次数多
最常出现胃肠生长痛的时间,常在宝宝入睡后的夜晚,或宝宝肚子饿的时候。不过,疼痛时长往往不超过10分钟。有的宝宝几天疼一次,有的宝宝一天出现多次,频次因人而异。
② 腹痛部位在脐周和上腹部
生长痛的发作部位,主要在肚脐周围,其次是上腹部。生长痛发作时,宝宝肚子摸起来是软的,按压也不会更疼,腹痛为痉挛性。
③ 无伴随病症,可不治而愈
胃肠生长痛的宝宝如果去医院化验血尿粪及肝功能,一般无异常,不会有其他的伴随病症。随着宝宝生长发育完全,生长痛就会慢慢缓解、消失。
比起胃肠生长痛,其它引起小儿腹痛的疾病,往往会长时间腹痛,还有其它伴随症状。比如,患有肠套叠的宝宝,还会出现呕吐、便血、腹部包块的症状;小儿阑尾炎还会伴有持续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肠虫症则常伴有夜间磨牙、面部虫斑、眼睛巩膜后虫点、舌下虫积等情况。只要能排除以上几种儿童腹痛常见病,确定是胃肠生长痛的话,家长就无须过度担心。
缓解生长痛试试这两个食疗方
胃肠生长痛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疾病,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想要宝宝安然度过生长痛,除了“硬熬”,还有一些缓解肚痛的方法。可以给宝宝食用下面2道安全的暖腹食疗方:
莲子薏米红糖粥
材料:莲子10g,薏米15g,粳米50g,红糖适量。
做法: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芯;入锅中加水煮30 分钟,加粳米及薏米煮沸,转小火炖至材料熟烂,即可放红糖后食用。
功效:缓解腹痛,开胃消食。适用于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对证、分次服用。蚕豆病可服。
鹌鹑蛋奶
材料:牛奶300ml,鹌鹑蛋3~5颗,蜂蜜适量。
做法:牛奶煮沸,打入鹌鹑蛋,煮8分钟后关火,放温后加蜂蜜即可。分次服用。
功效:缓解腹痛,补气益血。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除了食疗,还可以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在孩子疼痛部位热敷,促进该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宝宝的痛感。小儿推拿也是可以起到一定效果的。
按揉足三里 / 3分钟
用拇指或食指按揉外膝眼下3寸足三里处。
顺、逆摩腹 / 各2分钟
用手掌或四指,以顺、逆时针按摩腹部指脐周大腹部。
误区警示:不要随意摩腹,不要任意补钙
聊到肚子痛和生长痛,免不了要提到家长常踩的误区。
误区一:只要肚子痛,按摩就好了
摩腹是用途比较广、家长比较容易上手的小儿推拿手法之一——所谓“摩腹”,就是揉肚子。很多时候,宝宝一肚子痛,家长就下意识地上手给宝宝揉揉肚子。如果确认是胃肠生长痛,或者一般的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的确可以通过摩腹来快捷有效地缓解。但我不太推荐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随意摩腹。比如一些外科急腹症如肠套叠、阑尾炎、肠梗阻等,摩腹反而会使宝宝的病情加剧,是不可取的。
误区二:一有生长痛,就马上补钙
无论是下肢的生长痛,还是肚子的生长痛,其实和缺钙并无关系。所谓生长痛,其实是身体对应部位在成长阶段互相协调的“缓冲期”。也就是说,不缺钙的宝宝,也可能出现生长痛,这时过度补钙反而过犹不及。
更合适的做法是,在宝宝能消化、不积食的前提下,如果正在经历生长痛,可以多补充营养,满足孩子成长发育的需求: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骨头、核桃、鸡蛋制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菠菜、柑橘、苹果等。此外,适当用食疗方补肾气、补气血,也可以帮助宝宝度过生长痛。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