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抗癌路上 你我同心”。为推进落实防癌科普宣传,人民网科普中国特别推出全国肿瘤防治周系列报道。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肺癌的预防与早诊。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的癌症。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肺癌?临床上是否有检查措施可以有效早期发现早期肺癌?
关注“三霾”,远离“五气”
人们通常认为癌症是由基因决定的,个人没有办法预防。但数据显示,人体一般在接触一定量的致癌物质或促癌物质10年或更长时间以后,才会引起细胞突变进而发生癌变。
肺癌目前被临床作为“慢性病”治疗,这代表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树立防癌意识,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远离肺癌的。不仅是远离烟草,专家建议预防肺癌应该重点关注“三霾”,远离“五气”。
“三霾”包括室外的雾霾、室内的烟霾和内心的阴霾。
“五气”包括:
1、室外的大气污染,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2.5;
2、室内的空气污染,包括烟草烟雾、烟气污染;
3、厨房油烟污染,像中式烹调的煎炸爆炒和室内烧烤;
4、房屋装修装饰材料中的可挥发性气体VOC的污染,像氡污染、苯和甲醛的污染;
5、孤僻、长时间爱生闷气,也称之为“心理污染”。
早期肺癌如何早期发现?
科学证据表明,胸部CT可有效早期发现早期肺癌,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已经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取代胸片和胸透进行肺癌筛查。在肺癌的高发地区、锁定肺癌的高危人群,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早期肺癌通过外科手术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和十年生存率。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肺癌是吸烟的人才会得的病。那么,“不抽烟”就一定不会得肺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专家给出了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有以下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重视所在地区组织的肺癌筛查项目或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因为早期周围型肺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1、年龄在50岁以上;
2、烟龄超过30年以上,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10~20倍;
3、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
4、既往有肺部疾病史,包括肺部慢性炎症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5、长期工作生活在石油、水泥、化工、煤炭或重金属等有环境和职业致病因素的地区。
数据显示,约77%的癌症病人确定诊断在55岁以上,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预防、干预和早期发现。因此,坚持健康体检、戒掉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的运动,才是远离肺癌最好的方式。
本文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部长、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