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3D打印机
3D打印仿生骨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与自然骨高度相似
西工大生物3D打印实验室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汪焰恩教授团队的3D打印活性仿生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研制的3D打印活性仿生骨可以做到与自然骨的成份、结构、力学性能达到高度一致。动物活体试验显示,该技术制造的仿生骨可在生物体内“发育”,还能让自体细胞在人造骨中生长,最终将人造骨与自然骨很好地生长在一起,融入动物体内环境。目前,该团队已掌握3D打印仿生骨、软骨和皮肤的技术。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分钟就有7人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伤残,每年约有1000多万骨缺损患者。骨缺损修复重建一直是国际临床难题。传统金属、高分子材料存在仿生结构不可控、力学性能不匹配、生物相容性差、无发育功能、运动错位、磨损等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没有生物学活性的假体,无法在人体内发育,不能与自然骨良好地融合,需要二次手术修复。
为了克服这项难题,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随着3D打印技术的出现,以生物陶瓷为材料的3D打印骨,成为公认最为理想的骨填充材料。近年来,国外研究机构研发了3D打印生物陶瓷骨植入医疗器械。然而,该技术因采用酸性粘结剂和功能梯度,仍未实现陶瓷骨的完全降解,在植入后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等副作用。
2004年,还是西工大一名博士研究生的汪焰恩,就为自己立下了“研制人造骨3D打印技术及装备”的目标。对于这一想法的源起,汪焰恩坦言:“我母亲的腿有残疾,当时我只是单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治愈妈妈。”每当看着行动不变的母亲,他总是特别心疼。
由于传统陶瓷骨与自然骨的各项性能仍有较大差异,不能实现在动物体内的良好发育。为解决这一问题,汪焰恩首先从打印材料入手。羟基磷灰石是目前世界通用的仿人骨材料,然而,如何将粉末状的羟基磷灰石粘合起来,一直是个难题。国外就是因为采用了酸性粘结剂,而给被植入者带来术后痛苦。
汪焰恩说:“也许在搞化学的人看来,找到一种能够粘结羟基磷灰石的材料非常简单,但是,当这个问题一旦限定在3D打印和在人体上应用时,就变得异常复杂了。”
首先,粘结剂大多是粘稠和表面张力大的有机化合物,如何让其通过直径只有20μm(微米)近似于头发丝那么细的打印机喷嘴,成为最大的难题。同时,这种粘结剂还要能被动物乃至人体环境所接受。
为了找到这种合适的粘结剂,汪焰恩共试验了上百种不同的方案,用坏的喷嘴装满了好几个大箱子。终于,他找到了一种酸碱度类似于生物体环境,且性质良好不会堵塞喷嘴的粘合剂。
经过多年探索,汪焰恩和他的团队已经能将羟基磷灰石、粘合剂、细胞液、蛋白液(生长因子)等按照不同个体的骨骼性质,对打印材料进行科学配比,从而打印最适合被植入个体的人造仿生骨。
自然骨不仅外观形态非常不规则,而且其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不同部位的密度不一。想要让人造骨在结构上模仿自然骨,是极具挑战的。
汪焰恩发明了活性生物陶瓷仿生骨3D打印技术,解决了“怎么打”的问题。首先,利用激光对被打印对象进行片层扫描,还原对象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再配比材料、铺粉打印环节。传统3D打印的材料单一、密度一致、粉体单一、铺粉均匀,难以满足仿生骨的打印需求。汪焰恩不仅研制了一套打印控制系统,还攻克了打印的关键机械技术,实现了仿生打印的结构复杂、密度不均、复合粉体和非均一铺粉。这套设备独创的常温压电超微雾化喷洒技术,突破了细胞液、蛋白液喷洒速度、喷洒量难以精细控制的技术瓶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团队还建立了仿生骨与自然骨渗透率检测设备,实现了仿生骨发育能力简便、快速、客观的评估。动物试验表明,仿生骨在植入动物受体体内后,能够很好地发育,也就是通过受体的新陈代谢,使自体细胞在人造骨中生长,并最终完全长成自体骨。在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后建简称空军军医大学)的联合动物试验中,尚未发现排异反应的案例。
“从目前的试验来看,我们还不能明确指出仿生骨在受体体内会产生哪些副作用。这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跟踪研究,才能有所发现。”汪焰恩的话语中充满了科学的严谨。
经过检测,该3D打印活性仿生骨与天然骨成份、结构、力学等性能达到高度一致。与其他类似3D打印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据悉,其团队已经掌握了仿生骨、软骨和皮肤的3D打印技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真皮层中汗腺、毛囊、皮脂腺等结构的稳定打印技术,做到与自然皮肤非常接近。”团队成员魏庆华说。目前,在3D打印兔子皮肤的植入试验中,仿生皮肤比自体皮肤愈合时间短25%。
受访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系教授汪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