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现实中的“小矮人”易患抑郁 治疗矮小症越早越好

人民网科普
原创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过年期间,小明随爸妈走亲访友,被不少叔叔阿姨问到身高问题。过了春节,爸妈就带着小明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矮小症。在许多人的童话记忆里,美丽的大森林中住着七个小矮人,他们是善良和智慧的象征,他们和白雪公主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的少年在成长中却不得不面临很多现实的无奈。

示意图(“达医晓护”供图)

近年来,矮小症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每年生长速度低于4~5厘米者。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身高增长的速度作为简单的评判标准。一般说来,身高增长缓慢有这几种情况,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如果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身高增长相对缓慢,甚至一年增长不到4、5厘米,那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检查。

为什么会发生矮小症?儿童矮小症在医学上分为疾病性矮小和非疾病性矮小。

非疾病性矮小主要包括家族性矮小、青春期发育迟缓、心理性矮小等。疾病性矮小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纳综合症(染色体畸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21-三体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部分微量元素缺乏、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哮喘等)、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等。此外,还有原因暂时无法查明的特发性矮小等。

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主要有:

1.生长激素(GH)缺乏或分泌不足。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能促进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增大、增殖,包括骨骺软骨细胞增殖,身高亦增长。生长激素缺乏是侏儒症的重要病因。

2.性早熟。性早熟可使生长高峰提前、骨骺提前愈合,但生长高峰持续时间缩短,表现为一个骨骼提早生长,又提前停止生长的过程。个体最终身高往往比正常儿童矮小。

患矮小症的孩子常常受到嘲笑、作弄,慢慢变得内向、自闭甚至抑郁。上海市的一项调查发现,约90%的矮小症患儿存在着自卑等心理障碍,甚至会因为身材在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而不愿上学。尽管他们的智商仍属正常,但在心理上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行为表达倾向于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等。

那么,发现孩子矮小怎么办?实际上,无论哪种类型的矮小症,都可以经过治疗或调整而让孩子长高,但必须把握长高的最佳时期。骨龄是准确判断一个孩子身高发育状况的依据,对孩子进行骨龄测试,是最安全可靠的监控办法。

到了青春期后,骨骼发育成熟,骨骺线闭合,身高就不再生长了,再用任何方法也无法使孩子继续长高。如果错过这个时期,矮小症患儿男性成人身高可能仅为1.45米左右,女性可能不超过1.35米,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侏儒。

年龄越小,接受治疗的效果越好,3~16岁是治疗的“黄金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大部分矮小症患者来说,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在饮食上,多吃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适当补充含钙食物。

2.多做有氧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增进食欲。推荐20分钟左右的慢跑、跳绳等及1小时左右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不推荐抬举重物等运动。另外运动后应适当休息。

3.多“喝”心灵鸡汤。孩子需要感觉到来自心灵的阳光,父母应适度表达关爱。孩子身体的发育受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年龄越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越明显,这正是“心理性矮小症”的主要病因。因此,健康、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沈健

“达医晓护”供稿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