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恐婚并非你的错 白头偕老的夫妻关系是这样建立的

人民网科普
原创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十一长假期间,未婚的大龄青年们可能过得并不舒坦。举国同庆的日子同时也是结婚的好日子,有人说10月1日祖国生日,是结婚的好日子;10月5日是全民结婚日,各种朋友圈的婚礼视频、照片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些人难免被逼婚。在现在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愿走入婚姻,对婚姻有一种恐惧心理,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呢?

我们先来谈谈这么一个词语——“亲密关系”。在我们原生家庭中,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亲密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妻子和丈夫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2月14日,在扬州市广陵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内,工作人员给结婚证盖钢印。(孟德龙/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亲密关系是家里面的“定海神针”,一旦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最大的受害者是这个家庭中的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十分不利,尤其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婚姻生活。在我咨询的过程中,一个孩子这样跟我说:“我父母的痛苦婚姻影响了我,所以我发誓绝对不结婚。我认定,浪漫的爱情只是一种假象和陷阱,我依靠自己会过得更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见原生家庭中亲密关系对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影响很重要。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段美好的婚姻,如果做不到,那请给孩子一个好的离婚。

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争吵,会让孩子的安全感遭到严重破坏。在一个家庭里面,父亲是天,母亲是地,父母吵架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他的整个世界处于崩溃状态,所以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感受到的永远是指责。甚至有的父母会跟孩子说:“要不是生了你,我才不会跟他过呢,都是因为你。”如此一来,孩子潜意识当中会认为,我是不好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所以没有学会爱与被爱的能力,今后在自己的婚姻里也始终无法幸福。安全感的本质是信任,所以一个人没有信任感,潜意识里总认为自己会被抛弃,他就会不断反复地用行动去证明这一事实,潜意识的厉害之处就是能把想象变为现实,最终婚姻失败。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看到一些真相。男人和女人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女人是感性的,而男人是理性的,每当发生争吵时,两个人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却吵得不亦乐乎。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当与妻子吵架时,男人千万不要离开,因为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男人想的是如何避免战争,所以想要离开,让女人自己冷静一下,但是这种离开,给女人的心里感受是被抛弃。所以这个时候,建议丈夫在不让自己受伤的前提下,抱住你的妻子,说这句话就可以了:“老婆,我真的很在乎你,我很在乎这个家。”这就是我们要看到的真相,在亲密关系中,女人谈的是感受,那就给她感受,千万不要讲道理,因为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那么究竟如何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呢?一个美国研究者做了一项研究,他发现所有婚姻幸福、白头偕老的夫妻都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夫妻间要发展出处理冲突的能力。因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才是关键。

第二,夫妻间要发展出“友情”,这样我们才能放下我们头脑中理想的对方,放下我们的期待。以朋友的身份相处,是对夫妻关系最好的保护。

第三,给感情账户“存款”,满足对方的渴望。我们要知道,男人女人在婚姻里面要的是什么。在婚姻里,丈夫需要的是感激、欣赏以及崇拜,也就是所谓的价值感;妻子需要的是安全感、重视以及被疼爱,也就是一种感觉。所以只有我们满足的对方的渴望,对方才会满足你的期待。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处模式给孩子的潜意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果父母不幸福,孩子也无法幸福。恐婚的人们大抵都缺乏安全感,对这个世界产生不信任感,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不值得幸福,就像一个诅咒,一代代轮回。我们消极的童年经历使我们披上一件有阴影的斗篷,这种时候我们就更应该爱自己,不断地让心灵成长,直至治愈发生。

作者: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心理服务基层科普讲师王亚妮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