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4年6月21日,山西运城市中医医院医生为患者辨识体质。
(景冬波/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阳气这种无形的力量,被现代生命学称之为生物机能,而古人则将其称为阳气。人们常说“夏季养阳正当时”,这是为什么呢?夏季养阳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呢?
为什么夏季要养阳?北京市朝阳中医医院医师王红蕊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称,阳气是生命的动力。《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万物就缺乏生命力。“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因此,盛夏养阳正当时。
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养阳呢?
第一,养阳要养心。据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朱才丰在《安徽日报》上所说,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因而在春夏之交就要开始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遇事不要大喜大悲,以免引起心脏病发作。
第二,注意睡眠。朱才丰表示,夏季天长,可以根据节气变化稍迟入睡、早点起床,但中医学认为,子时和午时是阴阳交替之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因此晚上最迟不可超过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入睡。中午要坚持适时午休,以便消除疲劳。即使没有条件午睡,中午也最好闭目养神或听听音乐,不要进行运动或工作,使身体“入静”以平衡过渡。
第三,纳凉避暑,少呆空调房。据《羊城晚报》报道,夏季阳气升发旺盛,人体也要顺应自然界阳气的升发之性而舒展宣畅,吸收清新空气和补充能量,适当晒太阳。同时,注意不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里。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徐福平提醒,阳气浮于体表,阴寒易藏于体内,特别是脾胃阳气易受损,从而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夏季防暑降温以自然通风为佳。应做到经常开窗,最好是形成南北对流,方便室内空气流通。在必须使用空调时,应注意其合理使用,空调温度选择一般在室温24℃~26℃,不宜与外界环境温差太大,避开空调直吹,在凌晨温度较低时可将空调关闭。此外,使用空调的房间不宜长期关闭,应适当通风。
第四,注意饮食,少喝冷饮,养阳要健脾。中国网给出了以下饮食建议:
1.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运的食品,如牛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绿豆、小麦、豌豆等。
2.适当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菊花、苦丁茶等,这些食物都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增进食欲的功效。
3.多食酸味、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海带等。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且有助于增强食欲;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
4.饮品可选用绿豆汤、酸梅汤、金银花茶、菊花茶之类,且以温为佳,不宜过热,更不宜冰镇冷饮。夏季食稀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雷雪梅)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目前的领域为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