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5年7月2日,一名来自四川农村育龄妇女农民工在新疆兵团二十九团医院免费享受妇女病普查。(杜炳勋/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这个夏天除了小龙虾,就是令所有人兴奋的世界杯了。如果说女人每个月都要来一次“大姨妈”,那么世界杯就是男人四年来一次的“大姨夫”。在世界杯期间,有些“入戏太深”的男人们的情绪极其不稳定,有的人甚至心情跌宕起伏、精神萎靡、睡眠不好、暴躁酗酒等等。这些症状被称为“世界杯综合征”,为此,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还成立了“世界杯综合征”门诊。
如同男性患上了“世界杯综合征”,有些女性,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变得很奇怪,前一秒还在撒娇卖萌,下一秒就莫名的暴躁脾气,过一会又会泪点变低,大哭一场,甚至出现头痛、乳房胀痛、失眠等症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下女性应警惕是不是“经前综合征”。所谓经前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简称PMS),顾名思义,是指女性在月经前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在月经来潮后就会有所缓解。虽然很多女人在月经前都有不舒服的感觉,但只有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才可以被称为经前综合征。PMS的发病率可达行经女性的50%,以20~30岁之间女性患病率最高。
目前,PMS的病因还不明确,但是肯定的是其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有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女性暴力犯罪和自杀活动都是发生在月经前及月经期的一周内。那么,PMS到底有哪些症状呢?
PMS症状在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中表现从轻度到重度不等。有研究表明,PMS症状广泛,患者自觉的症状可达300多种,常见症状可分为生理、心理和行为三方面:生理症状包括疲劳、水肿、乳房胀、头痛、体重增加、躯体疼痛和肢体肿胀等;情绪和行为症状包括易怒、紧张、情绪波动、伤心、失落、注意力下降、嗜睡/失眠和日常活动拖沓等。这些症状一般在经前10~14天开始出现,通常在月经前1周加重并在月经前2天达到高峰,排卵前一般均可完全缓解。但是,下一周期又会重复出现。
PMS到底该如何诊断呢?若要判断女性患有PMS,必须同时符合以下3点内容:
1.在过去的3个月经周期中,周期性出现至少一种如上生理症状和一种情绪、行为症状。
2.以上症状在月经前反复出现,最晚在月经开始后4天消失,至少在下次月经周期第12天前不再复发。
3.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到正常生活及工作。
既然PMS“威力”这么大,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助女性缓解症状呢?答案是有的,但由于病因不明确,PMS的治疗目标还是以缓解症状为主,应体现个体化原则。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心理治疗:给与适当的心理安慰及疏导,使精神松弛。
二、现代医学治疗:1.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COC)。许多研究均证实COC在治疗PMS上有持续且满意的效果,因为能够稳定激素水平从而改善PMS患者生理和情绪症状;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一类新型的抗抑郁药);3.其它精神药物;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有研究显示,GnRH-a在治疗PMS患者的生理症状效果优于心理症状,但是GnRH-a的使用会引起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
三、传统医学治疗:中医的“月经前后诸证”与PMS定义相类似,古代医籍根据不同的主证,分别称之为“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泄泻”“经行身痛”“经行浮肿”“经行情志异常”等。治疗以调理肝、脾、肾及冲任、气血为主,又尤以调肝为要,注重疏肝理气。让我们先来看看,每个证型具体有哪些症状。
肝郁气滞证:主要症状有经前乳房胀痛、小腹胀满连及胸胁、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时常叹息或胸闷、头痛、失眠、肢体肿胀等。
血瘀证:主要症状有经前、经期头痛剧烈,刺痛为主,乳房胀痛、肢体关节疼痛、月经色暗,量少夹有血块等。
气血不足证:主要症状有经期、经后头晕、头部绵绵隐痛,四肢疼痛麻木、疲乏困倦,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脾肾阳虚证:主要症状有经期或经后腹泻、疲乏困倦、面浮肢肿(尤其是早上)、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冰冷等。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一般在经前一周到两周开始服药,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在饮食方面,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可以减轻手足、眼部的水肿;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紧张、抑郁的情绪;不喝或者少喝咖啡,这是因为咖啡因会增加易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保证维生素B6及维生素E的摄入。
在生活起居方面,患者应避免过度饮酒。一项研究显示,饮酒会导致女性患上PMS的风险相对于不喝酒的女性要高出45%,过度饮酒的女性则高出79%。同时应适当运动,这样可以减轻压力,改善低落的情绪,消除水肿。
只有全面认识、了解PMS,实施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摆脱喜怒无常的情绪,做回原来的自己。
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医师吴胜男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