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高墙内的涅槃:探访北京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

人民网科普
原创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史雅乔)自1988年起,每年的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日前,记者走进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强戒所),探访了在那里准备开始新生活的强戒学员们。

强戒所成立于2008年,主要职责是承担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治工作,是首都司法行政系统的第一家强制隔离戒毒所。

为了防止外来人员将违禁品带入,所有进入强戒所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安检,即使是每天在强戒所工作的民警也不例外。

受影视作品影响,人们对戒毒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壁垒高筑的强戒所和戒毒人员生理脱瘾时痛苦不堪的场面。天堂河这里的情景与记者想象的不太一样:高高的围墙内,迎面是一个宽阔的池塘,塘边栽种着柔顺的垂柳,随处可见的青草地上开着黄色的小花,蜿蜒的小路延伸到各个功能区,平静、温情又井然有序。

据强戒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娜介绍,根据我国禁毒法的相关规定,强制戒毒的期限是两年。为了能够更科学、更人性化地达到戒毒效果,强戒所运用分类戒治层级理论和动机分层理论,通过对戒毒人员的问卷分析,将他们分为8类,根据类型和治疗期的不同,从生理、心理、认知、行为训练、康复劳动等几个方面展开戒治。同时,强戒所将整个戒毒过程细化为隔离观察期、身心康复期和巩固维持期,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的戒治体系。

李娜说:“毒瘾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瘾’易断,‘心瘾’难除。”因此,“心瘾”戒断便成为戒治的核心部分。为了帮助戒毒人员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强戒所引入了“正念防复发训练”,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地交流,舒展身体,平心静气,感悟生命与生活的美好,这能够让戒毒人员在面对复发高危情景时避免复吸,做出正确选择,对日后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除此之外,强戒所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复吸场景,针对戒毒人员触发“心瘾”的不同等级的线索,开展系统脱敏训练。

有关数据表明,新的合成型毒品越来越多,这些新型毒品隐蔽性强、成瘾快,对人体尤其是大脑损伤极大。强戒所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引进了“重复经颅磁刺激仪”,这种仪器无痛、无创,通过磁场的反复微刺激,对受损伤的大脑进行修复和恢复治疗,同时能够改善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对戒毒人员的身体康复具有明显效果。

同时,为了让戒毒人员完成强戒后顺利回归社会,强戒所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教学,请来专业的面点师、茶艺师等进行讲座,培养他们的生产生活技能,还为强戒人员争取到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资格,让他们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希望。

为了迎接“国际禁毒日”,强戒所专门举办了“携手同心 拒绝毒品”的情景剧表演,每个戒毒大队都要自己创作戒毒情景剧参与,戒毒人员们自编、自导、自演,民警也热心地出谋划策,客串演出,这既加深了戒毒人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更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接纳。

目前,我国的禁毒形势依然严峻,毒品犯罪花样百出,被称为“第三代毒品”的新型化学合成型毒品层出不穷,外包装花花绿绿,伪装成“奶茶”“巧克力”“跳跳糖”甚至“曲奇饼干”。因此,我们更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引导,树立积极向上、面对挫折时不再逃避的生活态度,提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远离别有用心的“朋友圈”,加强防范意识,防微杜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走出强戒所的高墙,都市中的喧嚣和烟火气环绕在四周,新的生活正等待着墙内的人涅槃归来。

受访专家: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娜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