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锻炼身体,跑步作为简单方便的锻炼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通过跑步来增强体质固然很好,但跑步的方式不当也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跑步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5月29日,广西环江县举办“神秘毛南 · 炫彩环江”公益彩虹跑活动。
(高东风/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适当降低跑步速度
在同等跑量的情况下,更快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冲击力,损伤膝盖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对于经常跑步的人来说,应该有意识地根据身体情况降低跑速,避免给身体造成过大的冲击。《齐鲁晚报》提醒大家,慢跑的时候应注意这几点:1、落地时应该让脚后跟先着地,然后迅速将力量由脚后跟过渡到脚前掌;2、蹬地时由脚趾尖和脚前掌蹬地,再向前迈出下一步。此外在跑步过程中,应注意不要让身体重心发生太大的起伏。
跑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身体出现脱水
据环球网报道,跑步时人体75%的能量都会转化成热能,血液也因此会变得粘稠,容易出现脱水的症状,影响心脏的效率,所以跑步时应进行适当补水。补水需记住这两条基本原则:1、提前补水,不要在感到渴的时候才喝水;2、及时补水,一旦感到口渴,必须立即补水。普遍认可的做法是:跑前两小时喝500毫升水;跑前上一次厕所,再喝250毫升水;跑完后半小时内再喝500毫升水。此外,跑步过程中稍微喝一点运动饮料和果汁,可以迅速补充糖分和钠等微量元素,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妨试试赤足跑步
我们通常都会穿着运动鞋进行跑步锻炼,但实际上,
适当进行一些赤足跑步会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扬子晚报》介绍道,赤足跑步与穿鞋跑步时的姿势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赤足跑步时会使用前脚掌着地,而穿鞋跑步时更习惯于用后脚跟着地。后脚跟先着地会形成一个接近垂直地面的、相当于2倍~3倍体重的巨大冲击力,给膝踝关节和韧带带来较大的负担;而前脚掌在着地时与地面有一个倾斜的角度,仅承受了自身体重0.5倍~0.7倍的冲击力,并且这个冲击力会通过脚弓转移到脚跟,使得膝踝关节承受的负担较轻,受伤的几率也就较小。所以,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试试光脚跑步。
(苏丹)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风煜进行科学性把关,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运动、纳米科技、智能设备和分析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