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新生宝宝逢吃必吐 原来胃“蹿”胸腔里

人民网科普
原创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手术后的宝宝(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新生宝宝呕吐,未必是小事!东莞一名女宝宝,从出生第二天开始逢吃必吐,吐到电解质严重紊乱,随时有心跳骤停的危险。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查发现,原来她的胃竟通过食管裂孔疝,“蹿”到了胸腔。

一般食管裂孔疝要待月龄大些再进行手术,但这个宝宝状况实在等不得,仅出生20多天就接受了手术。由于她的身躯实在太小,可供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空间只有成年女性的拳头那么大。医生大胆使用微创方法为她成功“补孔”,这也是广东省内首例新生儿微创食管裂孔疝修补。

危!持续呕吐导致电解质严重紊乱

这名宝宝在今年春节过后不久出生在东莞,出生体重有三千克,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全家人原本沉浸在幸福中,可是她出生后第二天吃奶后不久就出现呕吐。父母还以为是喂养方式不恰当,可宝宝呕吐越来越严重,呕吐出来的东西比进食的奶量还要多。

出生后第四天,宝宝的皮肤也出现了黄疸。家长急忙带去当地的医院就诊,治疗了几天呕吐症状也不见好转,呕吐的原因也不能查明。看着宝宝越来越虚弱,家长心急如焚,去了当地另一家医院就诊,抽血化验,做了彩超,呕吐原因还是不能确定,于是,家长听从建议来到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

由于出生后基本没有吃进奶水,身体储备已经消耗得差不多,宝宝已经极度虚弱,到医院时出现脱水、电解质严重紊乱,出现重度低钠低钾血症,有心跳骤停的可能。进入了市妇儿医疗中心NICU后,经过禁食、静脉补液等救治,情况才逐渐稳定下来。医生分析认为,她的消化道发育畸形的可能性比较大,经过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胃竟有1/3在胸腔里,考虑是患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返流。

急!不手术几个月后情况会更糟

原来,正常人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道横膈,食管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与胃的贲门相联通。如果食管裂孔发育异常,本该处于腹腔的胃就可以通过异常宽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导致频繁呕吐,呕吐及胃食管返流还可造成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影响。

“根据欧美的数据,新生儿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五,但只有不到10%会有症状,甚至有患者终身都没有发现。我国统计的发病率稍低,但这与过去的诊断水平较低有险!手术空间只有成人“拳头大小”

据介绍,手术治疗原理是恢复食管腹段到正常位置,贲门固定,缩小食管裂孔。手术当天宝宝出生才28天,实在太小了,给手术带来了诸多难点:腹腔和胸腔空间狭小,能操作的空间最多只有成年女性拳头大,而食管裂孔位置较深,周围有主动脉、食管、肝脏、脾脏等重要组织脏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损伤;食管壁又薄又嫩,医生操作时要用钳子小心翼翼地“衔”着食管才不至于伤到;新生儿全身血液都只有两三百毫升,稍微出一点血都占很大比例;迷走神经十分纤细,在手术中要注意识别保护;食管裂孔的修补和胃底的折叠也要非常精确,过紧会造成食管下段的梗阻,过松则裂孔疝容易复发,造成手术失败,这就要求手术的每一步都要精细考量。

经过NICU医生和新生儿外科医生的认真准备,手术在这个月上旬如期进行,悬吊肝脏,解剖食管裂孔,顺利暴露左右膈肌脚,修补食管裂孔,Nissen手术折叠胃底……历时2小时30分,手术顺利完成。当医生走出手术室告知家长手术取得成功时,家长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表示感谢。

术后这名宝宝安全返回NICU,术后第二天就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第三日经胃管鼻饲少量配方奶。目前正在顺利康复中,一顿能吃20毫升奶,但仍然比一般孩子食量少一半。李乐表示,手术后宝宝仍然需要注意过于饱食,进食后要拍背,并且定期复查。这个病经过手术,预后良好,复发率低于5%。

家长要注意新生儿呕吐区别

新生儿呕吐原因有很多,食道闭锁、巨结肠、幽门肥厚、肛门闭锁等先天性消化畸形都可能出现肚子胀、呕吐、不排便。家长要注意和普通的溢奶相区别,若出现频繁、持续的呕吐,或者喷射状呕吐,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下为新生儿食管裂孔疝的表现——

呕吐:是新生儿、婴幼儿及年长儿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可在出生后一周出现频繁呕吐,常以平卧时或夜间为重。

呕血、血便:严重可出现呕吐咖啡样液体,还可出现呕血,排柏油样血便。

咳嗽、气喘:胃食管返流造成误吸,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吞咽困难:长期返流性食管炎造成食管狭窄。

贫血、营养不良:长期营养摄入不足,生长发育低于同龄儿。

胸闷、疼痛:胃疝入胸腔发生扭转、嵌顿。(记者伍仞 通讯员易灵敏、周密)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