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人类一“养生”,上帝就发笑

人民网科普
原创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中医治病常用到活血药,既然是活血的,高血压病人会担心诱发脑出血,月经不调者会担心加重失血。对此,最常见的回答是:中药是“双向调节”的,具体到活血药,血瘀的时候可以活血,出血的时候可以止血。

如此解释挺苍白,容易给人“中医总能自圆其说”的印象,事实也如此,因为“双向调节”这个概念,是现代药理学的发现:同样是附子,既有升压成分也有降压成分,药物所含的多种化学成分,产生了“双向”甚至“多向”的药效。

但是,最早使用活血药的中医,对药物并无如此了解,怎么能将一个有着相反作用的药物,用得恰到好处?根本原因是:中医治病是“授人渔”,是通过启动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而药到病除的,因为古人相信,身体比人类主观意愿要聪明,治病养生就是顺应、成全身体的自我调节。

去年,“卫计委”提出“每天发呆5分钟”的养生建议,这个看似和社会飞速发展不太合拍的“慢动作”,被认定是护佑健康的好办法,其根据是:在发呆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意识不再干涉身体,身体摆脱干涉之后,可以自我调节直至平衡、自愈。

中医治病的主旨也基于此:无论是活血还是补气,都是帮助身体靠自组织能力来恢复平衡,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认定是妇科药的“乌鸡白凤丸”可以治慢性前列腺炎,认定是“男用药”的“五子衍宗丸”可以治女性的夜尿多,因为中药不会直接给身体输血,也不会直接补充性激素,后者是“给人鱼”,虽然吃得痛快,但吃了这顿没下顿,吃的时间得由送鱼人决定,甚至要为这条突然送来的鱼,倒掉已经做好的“蘑菇炖鸡”……

形象一点儿说,中医治病,不直接插手身体的自我调节,只是在外围助力,这个助力效果是往左还是往右?全看身体之需,就像我们吃了猪蹄之后,其中的氨基酸是不是重组为胶原蛋白并且长在脸上?并不由美容的意愿决定,而是由身体的需求决定一样,身体会根据当时的状况,选择是发挥活血药的止血功能还是活血功能,只不过这两个相反的效果,被后来的药理研究认定为“双向调节”而已。中医用药治病之初,并无对药物相反药效的考量,只是将其悉数交与身体,在帮身体学会“钓鱼”之后,身体就可以按自己之需,想怎么吃鱼就怎么吃鱼,想哪天吃鱼就哪天吃鱼了。

接触过很多“国医大师”,说到养生,他们大多乏善可陈,唯独有一点是共同的:少吃药,对花样翻新的保健品补养药,更是嗤之以鼻,远不如普通人对身体在意。恰恰是这种不在意,成全了身体的自我调节,因为他们知道,医学远不及生命的智慧来得高明,养生和治病介入过多,用力过猛,只会适得其反,往小了说,是对身体的打搅,往大了说是在造物主面前耍心眼,会惹上帝发笑的。(佟彤)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