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高血压患者如何安全“过冬”?专家来支招

人民网科普
原创
最权威的生活科普平台!
收藏

冬季,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坎儿”。为啥?寒风一吹,血管就容易受刺激,血压也跟着不淡定了,高血压的患者又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这血压忽上忽下的,太让人忧心了。有高血压的人该怎么做,才能安稳度过难熬的冬天呢?

高血压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区文超教授介绍,研究发现,冬季人体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2mmHg,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mmHg;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上升1.3mmHg,舒张压上升0.6mmHg,这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具体表现在:平时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不易适应等。冬季,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引起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由于血压升高及波动,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或心梗等并发症。

虽然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但区文超教授介绍,大众却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不规律服药的情况很常见,有的人甚至认为只要我感觉不难受就不用吃药,因此在冬季,高血压患者更加需要注意保护自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柴仁杰博士给出一些建议:

1.生活起居要规律,注意防寒保暖

作息要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熬夜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血压升高。对一些睡眠不充足或睡眠质量不高的患者建议及时就诊,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季外出时候一定要戴围巾手套,特别是要保护好头、颈、足,降温时尽量减少外出。

2.动态监测血压,规律服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物“伤肝、伤肾”,当没有身体不适时拒绝服药,长期血压“高位运行”,冬季来临时血压进一步升高,如再不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中风、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当天气突然变化时,除注意保暖、规律生活外建议每日至少一次监测血压,按时服药,如血压仍较高,建议及时就诊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3.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血压的控制也十分重要。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合理选择膳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的纤维,还含有许多的维生素,有很好的通便润肠,助消化的作用。忌吃高脂肪、高糖及过咸食品,食盐摄入量以小于6克每天为宜,应多吃些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等。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保温祛寒,降低发病率。此外还应保证适当的水分摄入。老年人在睡前、起床后喝杯白开水,有利于降低夜间血黏稠度和保持大便通畅,进而减少最易在晨间出现的脑血管事件。

此外对嗜烟者要严格戒烟,限制饮酒每日小于25ml,保持心情平静,养成睡前用温水烫脚的习惯都有助于降低血压。为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应坚持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总之,在寒冷的冬季,且南方地区温度变化较大,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及时增减衣物,监测血压,按时服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压,保持健康。(记者 李劼 通讯员 许咏怡 刘宁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