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为木犀科白蜡属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冠大圆满、枝繁叶茂、树体端正,对土壤、气候要求不严,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是道路绿化、园林建设、庭院绿化美化的优良乔木树种。白蜡栽培范围较为广泛,从东北“三省”到华北的内蒙古、河北、山西,再到华南的广东、广西均有栽培,尤其是在北方各地的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白蜡苗木较为畅销,尤其是大规格苗木更是供不应求,因此及时培育适销对路白蜡苗木将会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1、生态学特性
白蜡树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40厘米以上;树冠卵圆形,树皮呈青灰色,幼枝为灰黄色,小枝光滑无毛。白蜡为阳性树种,根系分布较浅,侧根发达,稍耐荫,耐涝性强,较耐干旱,耐轻度盐碱,在土壤含盐量为0.5%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环境,在平原与河谷地带能够旺盛生长。白蜡能耐47.6℃的高温,耐寒性也极强,当温度-40℃时仍能安全越冬;根系发达,萌芽力与萌蘖力强,耐修剪;具有抗烟尘、抗二氧化硫、抗氯气等功能。白蜡寿命可达100年以上。在山西省太岳山区,白蜡为当地乡土树种,天然分布于海拔16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与椴和栎类等树种混交生长。
2、种子采集与处理
白蜡种子在太岳山区的成熟时间为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此时翅果由绿变黄褐色、种仁变硬,具备了繁殖能力。采种时间,在翅果成熟后至翌年春季因树体发芽面脱落前均可采集,一般多在冬闲时节进行。春季处理种子前采收翅果,出苗率基本不会降低。采种时,应选择枝繁叶茂、生长健壮、开花结果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进行采种,树龄以20~30a生为宜。首先用采种工具从母树上直接采摘翅果,经过晒场自然晒干后清理果翅,去除杂物,将白蜡种子装入麻袋中,置于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贮藏。种子含水量降低到安全贮藏含水量的10%以下时,贮藏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其发芽力能够延迟3~5a。在气调库中贮藏的白蜡种子,保存期会更长。
白蜡种子休眠期较长,播种前必须对其进行催芽处理,适宜的催芽温度为2℃~5℃,砂子介质的饱和含水量为60%。种子催芽处理方法,主要有低温层积催芽处理与高温层积催芽处理两种。
低温层积催芽处理,就是在土壤封冻前选择地势较高、蔽风背阴、排水良好的地方挖贮藏沟,沟深应超过冻土层,太岳山区一般为1~1.2米,坑宽1米左右,长度视种子数量确定。播种前3个月,用种子体积5倍量的常温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其间应换1次水,捞出后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30分钟,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沟底铺层10厘米厚的湿沙,然后将种沙混合物放入沟内,厚度60~70厘米,上铺10厘米厚的湿沙,最后覆盖30厘米土壤,以形成屋脊状的顶部。在放置过程中,要每隔80厘米插入粗约15厘米的秸秆把,以利于通风透气。翌年春季播种前一周将种沙混合物取出,在阳光下摊晾,厚度5厘米左右,上铺塑料薄膜,每天翻动3~4次,当有1/3种子开裂时筛出种子即可播种。
高温层积催芽,是在播种前一周用0.5%高锰酸钾溶液将白蜡种子浸泡2小时,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60℃温水浸泡种子,要边倒水边搅拌,以防种子受热不均;当水温下降到20℃时停止搅动,浸泡48小时,每隔5~6小时须翻动1次,间隔24小时换1次水,以防种子发黏影响发芽率。2天以后将种子捞出,按1:3的比例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均匀,在阳光下摊晾催芽(种子下面放置麻袋、上面覆盖草帘),4~5天后如有1/3种子开始露白即可播种。
3、苗圃地选择与整地
白蜡苗木喜光照、喜水肥,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土壤结构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便于灌溉,pH值6左右的沙壤土作为苗圃地。苗圃地为黏性土壤时,则应掺入沙性客土,增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若为新开垦的山地苗圃,因其土壤肥力较高,可以适当减少施肥用量。为了降低病虫害对苗木的为害,宜在上年秋季深翻土壤,如果是春季深翻土壤应晾晒20天左右时间。整地时每亩地施入2000千克腐熟的农家肥、50千克复合肥,同时结合施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每亩地施入30千克硫酸亚铁粉末与2.5千克灭菌灵,或3千克的5%辛硫磷颗粒剂,然后进行深翻,深度以45厘米为宜。随后进行细致整地,做成大床(以能均匀浇水为度),床宽1.3米、高12厘米、长度20米,南北走向,有利于苗木生长期问通风透光。
4、播种育苗
播种前先将床面浇足底水,待床面稍干后深翻整平,顺畦开沟,深度3厘米。播种量每亩5~7千克,行距4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播后,覆土厚度2.5厘米左右,然后轻轻压实,这样有利于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覆土不宜过厚也不宜太薄,太厚种子不易顶出土壤,太薄种子容易干燥失水。为了保持苗床有良好的温度与湿度环境,宜在苗床上覆盖农作物秸秆,或用1.5米宽的塑料薄膜覆盖。7~10天即可出苗,约15天后苗木基本出齐,通常情况下每亩出苗量可以达到5万株左右。
5、苗木日常管理
对于覆盖塑料薄膜的苗床,当幼苗子叶展开后应先将薄膜逐步划破,待幼苗完全适应外界自然环境时可在清晨将薄膜全部揭开。揭膜后要及时用喷壶对幼苗进行喷水,要求少量多次。为预防苗木立枯病的发生,喷水时可加入浓度为0.8%的波尔多液,每周喷洒1次直至6月中旬为止。
为保证苗木生长有合理的营养空间,需要对幼苗进行2~3次间苗。当白蜡幼苗出齐、长出2~3对真叶,即高度达到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苗要遵循间小留大、去劣留优的原则。间苗前要用缓水浇1次苗床,确保土壤松软,以利于薅除幼苗。以后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及密度要求进行第二次间苗。当幼苗长出6对真叶或苗高达到15厘米左右时进行定苗(即最后一次间苗),要求将发育不良、有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苗木拔除。定苗密度为每平方米30株,每亩留苗2万株。对于缺苗的地块,要在晚上或阴雨天带土移栽进行补苗,栽后压实土壤并浇透水。
5~6月由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与浇水量。6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最快的时期,应追施2次碳酸铵肥料,施肥量每亩20千克,结合追肥进行灌溉。幼苗期间,因苗木较小、根系分布浅,松土宜浅不宜深,后期随着苗木不断长大,松土深度应逐步加深。除草应与松土一起进行,最好选在降水后或灌溉后地面湿润时进行,以降低水分蒸发,避免土壤龟裂,消除杂草危害,促进苗木生长。8月底苗木高生长基本停止,此时应停止浇水,以防苗木徒长,增强苗木木质化和抗寒能力,保证苗木安全越冬。秋季降水较多时,要注意及时排水,以防洪涝灾害发生。秋末冬初,当日消夜冻时需浇1次封冻水。经过精心管理,白蜡实生苗当年苗高可以达到1米左右。
第二年春季应移栽定植苗木,株距60厘米、行距80厘米,以培育绿化大苗。移植苗成活、枝条萌发后,要及时抹芽除蘖,把苗木主干高度控制在2.5~3米范围内;加强水肥管理,促进侧枝生长,形成良好的冠形;积极预防病虫害发生。以后视苗木生长情况,隔年、隔行或者隔株进行第二次移植,经过4~7a的培育,就能形成优质、健壮的白蜡大苗木,可以满足绿化工程的需要。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教授级高工 苗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