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是大同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全市常年播种面积7000公顷左右,产量平均80kg/667㎡,历史最高年份播种面积达1.4万公顷,尤为大同县的绿豆,具有粒大籽饱,质佳色亮、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2011年大同县生产的小明绿豆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从2010年起,我们推广该项技术,在大同县创建绿豆高产创建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在2011年,最高产量达到196kg/667㎡,平均达120kg/667㎡。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大同市七县两区,属一年一作区。
大同市农业辖左云、大同、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七县和南郊、新荣两区。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全市属于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5.1~7.1℃,≥10℃的年有效积温2774~3011℃。日照时数2697~3012小时。夏季最高气温37.7℃,冬季最低温度-29.9℃。一年内温差变化大,一天内气温变化也大,温差悬殊,四季分明,年均无霜期100~140天,年降雨量达384~453mm之间,大部分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1800mm左右。
二、目标要求
通过本技术的推广,品质达到:颗粒饱满,色泽深绿,发芽率和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25.6%,脂态含量0.7%。产量达到:130kg/667m2。
三、良种选用
小明绿豆
四、栽培技术
4.1整地与施底肥
4.1.1 精细整地 绿豆根较深,子叶出土时顶土力较弱,所以对整地要求较严,为了使土壤松软,应该以深耕为主。翻耕的深度还是深一点比较好,一般来讲15~20cm比较合适,深耕完土壤以后平整土地。做到地平、松、碎,以利出苗齐全。
4.1.2 施足底肥 绿豆根瘤菌虽有固氮能力,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绿豆在生长前期需肥量较大,为了保证土壤肥力,争取绿豆取得高产,应该在播种前,施足底肥,施肥时,应该按照每亩用有机肥1500kg的标准进行施肥。撒施要均匀,以利于绿豆的生长。施肥后深翻土壤,如果有条件的最好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这样可以使肥料与土壤相混合,更好的发挥肥力,促进绿豆的生长。同时施磷肥30kg,碳铵15kg,硫酸钾15kg。
4.2 播种
4.2.1 种子处理 选择优良品种—小明绿豆,播种前要除去粒小、组织坚硬、吸水力差的籽粒。把选好的种子晒1-2天,可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发芽势。用0.05%的钼酸铵溶液浸种8小时。
4.2.2 适期早播 实践证明,播种越早,越有利于高产。因此在适播期内,尽量提前播中,为植株提供良好而充足的生长发育环境。我市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播种(5㎝地温稳定在14~16℃)。
4.2.3 播种量 按每百粒绿豆种子重10g~12g计算。播种量一般条播为1.5~2.0kg/667m2,撒播为4~5kg。根据以往的经验,播种时还是多播一点种子比较好,以防止出苗后缺苗断垄。
4.2.4 播种方法与深度 绿豆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和撒播。单作以条播为主,间作、套种和零星种植多是穴播,荒沙地或作绿肥以撒播较多。播深以3-4厘米为宜。
4.2.5 合理密植 小明绿豆品种,植株直立、株型紧凑,适于密植。一般中、高产地块9000~10000株/667m2,在干旱或土壤肥力较差的情况下,可增加到13000株/667m2以上。行距40~50cm,株距10~20cm。 4.3 田间管理
4.3.1 中耕除草 绿豆是喜温作物,但适应的气候范围广。种子在10℃~40℃之间都可顺利发芽。绿豆一般在播种以后8~1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基本上无需管理即能良好生长。 随着绿豆小苗的生长,杂草也随着生长起来,与绿豆争夺养分。应该在绿豆长到10cm左右时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这时中耕也可增加土壤的通气性,防止脱氮现象,促进新根大量发生,提高吸收能力,增加分蘖。中耕除草时需要注意,不要损伤绿豆苗的根部,因为这时绿豆小苗的根部还很脆弱,如遇损坏很难恢复。
4.3.2 间苗定苗 为使绿豆幼苗分布均匀,个体发育良好,绿豆长到12cm~15cm时,进行一次间苗处理间苗时,应该按照行距40cm~50cm,株距10cm~20cm的标准进行间苗。间苗时应该去弱苗、病苗、小苗、杂苗,留壮苗、大苗。间苗以后是否浇水应视土壤墒情而定,如墒情不好可适当浇水。
4.3.3 科学浇水 根据绿豆的需水规律,苗期和鼓粒后期需水量不多,要求土壤相对干旱一些,不宜浇水,以防徒长。开花期是绿豆需水临界期,花荚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期灌水有增花、保荚、增粒等作用。据试验,如果开花、结荚两期都浇水,比不浇水的增产60%。
4.3.4 合理追肥 巧施追肥是绿豆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等到绿豆基本结荚以后,应施用一次叶面肥进行追肥,这次追肥可延长叶子的功能期,以起到增加籽粒和增加籽粒重量的作用。是高产的关键。追施时按照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的标准,稀释成300~400倍液后进行喷施。喷施要均匀。
4.3.5 病虫防治 适时打药,防病治虫是绿豆高产栽培的重中之重。
4.3.5.1 虫害防治 绿豆开花结荚期是绿豆害虫多发期。绿豆的主要害虫是潜叶蝇、大造桥虫,甜菜夜蛾等。防治潜叶蝇应使用斑潜净,应使用20%阿维·杀单微乳剂来防治潜叶蝇幼虫,按照每667m2用20%阿维·杀单微乳剂45g~60g的标准,将20%阿维·杀单微乳剂稀释成1500~2000倍液以后进行喷施。喷施要均匀,可以根据病情,每隔5~10天喷药一次。喷施2~3次即可。防治大造桥虫,甜菜夜蛾,可用5%氯氢菊酯进行防治,按照每667m2用药35ml~45ml,稀释成1000倍液后进行喷雾。10天后再喷药一次效果更好。
4.3.5.2 病害防治 绿豆的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和根腐病等。这些病传染性强,危害严重,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方法是。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种植。 二是应与禾本科植物轮作, 三是种植前应深翻土壤。四是药物防治,叶斑病和根腐病的药物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在发病初期,可按每667m2用多菌灵80g~90g的标准,稀释成1000倍液后进行喷施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洒2~3次。能有效的控制病害流行。
4.4适时收获
绿豆成熟不集中,宜于分批摘角,通常8月下旬左右,植株上有70%~80%的绿豆荚变黑成熟后,应该适时收摘。每隔6~8天收摘一次效果更好。
编辑:贾永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石建国